第24章(第2/3页)

只可惜紧接着就听见辛勤说:“你总在家里画画,还是要多出来走走,天气好的日子来学校食堂吃饭,吃完再散步回去就挺好的,刚好是中午阳光最好的时候。你下次检查,记得关注维 D 的情况,这个指标跟胰岛素抵抗和肾脏功能都有关系……”

好吧,完全没有另一种可能。

到了食堂,凌田先去洗手间打了胰岛素,再出来吃饭,选的还是她最喜欢的荠菜馄饨配卤蛋。

一边吃,辛勤一边说:“等下我们去趟超市吧,晚饭在我家吃,我来做。”

“真的假的?”凌田意外,倒不是不信他会做饭,只是没想到看看论文之后还有下文,而且工作这么忙,一般人难得一天休假,都会只想躺着。

辛勤却说:“我每周都至少做一次饭的。平常大多数时候在医院吃食堂,方便便宜,味道也还行,但是一直吃真的会吃不下去,有时候还是想换换口味。所以就会趁休息天集中采购,再花一两个小时洗、切、做好了分装,也不费多少事……”

凌田正听着他讲,脸上带着笑抬起头,恰好遇上几桌之外两个同学的目光。

那两人也是美院的,跟她一届,不同专业,互相认识但不太熟。

她朝她们笑了笑,她们也朝她笑笑,算是打过招呼。

凌田没再朝那儿看,目光回到辛勤和馄饨这里,却还记得那两个同学脸上一闪即逝的表情,好像挺意外。

那一瞬,她心里不禁有些得意,自己现在的样子大概已经跟传说中的不太一样了吧。她并没有变得很惨很惨,苦兮兮地只能躲在家里做个病人。

吃完午饭,凌田又和辛勤一起散步从学校出来,去附近超市买了点菜和日用品,再走路回他住的地方。辛勤进厨房洗了手,开始备餐,准备做好多盐焗鸡腿,再卤一大块牛腱。

凌田看着这阵仗,问:“做这么多,吃得完吗?”

辛勤说:“我算了你的份,一会儿你带点回去。”

凌田真的意外了。但看着他做,也觉得挺好玩,她说:“要不要我帮忙?你跟我说要做些什么。”

辛勤也真给她分配了任务,把自己的围裙脱下来给她戴上,叫她把这个皮去了,把那个拌均匀。

凌田的厨艺还停留在中小学劳动课摆拍交作业的水平,看辛勤动作利索,刀工也是真的好,突发奇想地问:“你当初为什么没选外科啊?”

辛勤反问:“为什么要选外科?”

凌田说:“好像更 cool 一点,听说收入也高啊。”

其实还有个最好的证明她没说,关于外科医生的电视剧一大堆,根本没有内分泌科医生一点画面。

意思表达得有点冒犯,但辛勤并不在意,低头继续处理食物,笑说:“其实内分泌更难,你下次遇见李理可以问问他,考试的时候是不是碰到内分泌的题就直接放弃了。”

真有种学霸的绝对自信。

很快把牛腱炖上,鸡腿分割好,腌上料,等着一会儿进空气锅,辛勤看看时间,提议进入下一个项目。他去玄关柜子里找出一只快递盒子,从里面拿了一对 2 公斤的哑铃和一条弹力带出来给凌田,显然是新买的。他昨天才跟她说,但其实早就准备好了。

凌田再次意外,这是要来真的?她觉得跟平常相比,自己今天的运动量已经够够的了,还要再练会不会又像上次一样低血糖啊。那种电量突然掉到 20%以下变红报警的感觉,她也是体会过了,完全不想再经历一遍。

辛勤却让她打开手机 APP 来看血糖曲线,然后告诉她一个反常识的知识点:有氧运动促进肌肉对葡萄糖的利用,是降血糖的。但无氧运动,比如短跑和力量训练,会刺激肾上腺素等升糖激素分泌,短时间内来说,其实是升血糖的,但长期坚持又对控糖有很大的帮助。

于是便形成了一种有些矛盾的现实,一型患者应该进行力量训练,但又不能随便做。

普通人健身一般会选择早晨上班之前或者晚上下班之后,但对一型患者来说,这两个时间段很可能刚好是身体激素分泌高峰,血糖本来就偏高,再加上运动,可能升得更高,适得其反。

所以大多数一型患者会在上午十点左右,或者下午两三点的时候锻炼,那是一天当中血糖比较平稳的时段,并且随时注意自己的身体状况,低了补餐,高了补针。

凌田又一次感叹:“怪不得说是富贵病呢,上午十点,下午两三点,一般人这时候都在工位上打螺丝,有几个能空下来锻炼的?”

辛勤却不让她找理由,说:“其实力量训练在哪儿都能做,一次十分钟就可以了,贵在坚持。很多一型就是上班的时候趁休息时间做的,你自由职业就更方便了,每天定个闹钟,或者看自己的血糖情况,停下工作练一会儿,完全可以做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