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第2/2页)

“王妃……”红棉又开始吞吞/吐吐、欲言又止。

“可是还有事?”夏枢一看她脸色就有些头皮发麻,利索下令道:“你还是一下子全讲了罢。”

都说“虱子多了不怕痒,债多了不愁”,他夏枢就看看还有多少棘手的事情。

“就一件……”见他没生气,红棉也没觉得松了一口气,心里愁的不行:“候庄那边有信传来,守陵人发现了来自定南郡的近千人流民队伍,尽管把他们都拦在了山里,但那些人病的病,伤的伤,情绪非常激动,若不及时处置,恐会发生暴/乱和瘟疫,届时可能会扰的整个安县都不安。”

……

夏枢带人快马加鞭赶回候庄,已是正月二十二下午了。

一到候庄,侯村长就带着侯毛连扑带爬地奔了过来:“王妃,那群流民的头说来自定南郡,认识你和王爷,想见见你。”

侯毛也是个倒霉蛋,上次遇到定南郡的流民是他在守陵,这次还是。不过吃一暂长一智,这次他学聪明了,叫同伴们把人死死拦在山上,自己赶紧下山通知山下的侯村长。侯村长不敢耽搁,又赶紧通知了远在晋县的夏枢,现在夏枢一回来,两人同时都松了一口气。

夏枢也不废话,问道:“总共多少人?”

侯村长赶紧道:“共计七百八十五人,五十岁以上老人六十五人,十五岁至五十岁之间的青壮三百二十人,五岁至十五岁之间的孩子四百人。”

夏枢意外:“孩子数量这么多?”

正常流民队伍中,孩子数量和老人数量都是最少的,因为这两者体力不足、抵抗力又差,最是容易夭折或者被放弃。略一思索,他问道:“那带头的可有说他叫什么?”

“顾达!”侯毛不等侯村长说,赶紧插话道:“他说他叫顾达。”

顾达?

夏枢猛地听到这个名字还有些恍惚。

回过神来,他转头快速吩咐跟在身后的校尉卢均:“通知禁军们把校场腾出来,把禁军仓库中的帐篷都搬到校场上,把校场栅起来,除了流民和裹得严严实实的相关人员,其他人不得进入。”

众人皆是一愣,红棉开口问道:“王妃是想收留他们?”

“都是人命。”夏枢平静道。

“可是……”红棉急了:“我们没有药材了,也买不来药材!”

其他人还都不知道这个情况,侯村长愣道:“怎么会买不来药材?”

夏枢摆了摆手,示意他别问了,他看着红棉,神色有些严厉:“王爷此去也有可能买不到药材,人难道就不救了吗?”

红棉嘴唇动了动,似是想说些什么,但最终她低下了头,没再吭声。

夏枢训过她之后,就吩咐银月:“叫五十名禁军把府里仓库中所存的苍术、棉被、棉衣、柴炭都搬到校场上。再在校场上架二十口大锅,十口烧水煮粥,十口烧水清洗伤口和身体。棉衣、棉被先紧着老人和孩子,生病之人和其他人隔离开,这个可能就要麻烦两位大夫了。”

他看向被他顺路从县城医馆带来的裹得极严实的两位大夫。

两位大夫都是定南郡人,一听流民们是定南郡人,赶紧应是。

夏枢点了点头,看向侯村长:“府里还有些棉花,估摸着能做三四百套棉衣,村里……”

“这个交给老头子。”侯村长赶紧道:“两日之内完成任务。”

夏枢想了想,好像除了药材,别的也没什么不足了,便裹紧了身上的披风,点了点头:“带我进山吧。”

棉花和棉衣是十一月份大量采购的,把晋县和安县的铺子都掏空了,本来是想冬季运到定南郡赈济灾民的,但圣旨来的太晚了,褚源他们到那里估计天都暖和了,因此就只少运了些过去,大量都留存在王府仓库中。

也幸好先前有所准备,不然今日必会手忙脚乱。

现在最急缺的其实是药材,夏枢心中也是火急火燎,他暂时没有头绪,也不知道收留了这些人后,会不会因药材不足引起什么大麻烦——比如役病传播,但如果让他什么都不做,见死不救,他做不到。

现在,他只能尽心尽力去做自己认为该做的事情,然后让流民们和其他人隔离开,以□□民中患病之人把疫情传给无辜的安县人。

……

之后的人生中经历再多次善意被人辜负之事,夏枢都无比感激他此时此刻的善心与坚持。

因为他在挤成一团的流民人群中不仅看到了瘦成排骨架子的顾达和红雪,他还看到了被两个浑身是伤的青年人抬着、本该在帮褚源寻找药引子,但却出现在这里,还病的晕死过去的宋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