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第4/4页)

他突然而至的梦,剧烈的让他痛昏过去的心痛感以及醒来时的空茫失落感,都在预示阿娘已经去了。

三哥骗不了他。

他对阿娘的死有感应,那种让他噬心蚀骨的痛,也没法骗自己。

他知道三哥人很好,一些事也是为他好,但他没法去享受三哥的好。

因为阿娘是被三哥逼死的。

皇权斗争你死我活,他不怪三哥,但他也不能心安理得地接受杀母仇人的恩情,与他若无其事的相处,装聋作哑的过完自己的一生。

他现在什么都不在意了,只愿意在确认冯显信的内容属实后,遵从自己的内心,去为阿娘做最后一件事。

所以他擦掉眼泪,仅仅回头看了这与褚洵、三哥几年前无忧无虑打打闹闹的院子最后一眼,就收回视线,眼含眼泪与坚定,一路往北快马加鞭而去。

从此再没回过头。

而夏枢是在封后大典结束半个月后,沈太傅的葬礼上没见到元宵到场,问元州元宵到去了哪里以及在禁军的表现才知道,元宵根本没去禁军,自与他告别,就策马北去。

半路上还写了一封信给元州:二哥,不用找我了。阿娘死前,我混吃等死,阿娘死后,我浑浑噩噩,不知前路如何,也不晓得人生还能干什么,但我知道有一件事一定要干,那就是维护阿娘。

信的内容很短很含糊,当时长公主死讯已经公布,元州这个什么内情都不知道的第一眼看到信,下意识就以为元宵可能是着魔了,要与他们断绝关系,搞事复仇,吓得立马把信藏起来,不敢给任何人知道。

对外说元宵和朋友出去游玩了,私下里则心急如焚地派亲信之人到处寻找,生怕找到他时,他正在干些谋反掉脑袋的事,到时候不是亲信根本兜不住消息,也护不住他。

就这么阴差阳错之下,元州派的人并不多,元宵顺利的躲开,也进入了危险之中。

等再见到元宵,却是两个月之后,李朝与异族人和谈失败,战火再起,冯显及北地军里冯家安插的死士细作们被褚洵全窝端掉时。

元宵的尸体被褚洵找到,送回京,几乎面目全非。

据冯家死士活口说,元宵一直忽悠冯显要杀了新帝新后为母报仇,却在他们这些人聚到一起时,给他们饭食里集体投毒。若不是值守的几个吃饭晚,发现不对,他们可能得全军覆没。众人发现不对,那元宵这个外人自然跑不掉,没被大卸八块,也是褚洵的人到的及时,让他幸运逃掉了死无全尸。

之后活口还说了些事情,比如有关长公主的,褚洵没听完就意识到元宵找冯显合作的意图。他最开始还以为元宵是太恨了,想要谋反复仇,意识到真相后,沉默了很久,封口属下后,直接把活口全砍了。

回京复命时,京城众人见到元宵尸体如何反应,又是后续了。

当下夏枢并不知道后面会发生的事,安抚过元宵后,他心里着实松了口气。

对于元宵,他很喜欢,这个弟弟也就是有点纨绔,别的没什么缺点,况且他还很重情,夏枢心变得越来越硬,就越来越喜欢重情的人。

所以,他是真心希望元宵能过得好。

他沐浴之后坐在塌上,一边擦着湿发,一边脑中还在思考着长公主的临终嘱托。寻思赶明儿有时间的话,就与景璟一起商量,把京城适龄人家的女孩子或者双儿的资料收集一份,给元宵看看。

元宵年龄虽小,但心上人也不是说能遇到就遇到,说不定拖拖拉拉,就要拖到二哥的年纪。

长公主去世,大哥二哥都已成婚,有自己的小家,他一个人冷冷清清,时间长了,也不好。

早点做准备,方便早遇到,届时定下婚约,他心里有个牵挂,也能更有奔头,把日子过好。

夏枢把事情计划的很好,但没想过之后会发生那样的事。

元宵再也回不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