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运筹帷幄之中, 决胜千里之外啊。】
【这句话说的就是张良。】
【但是大势之下,从郡县退回分封后,等着的不是太平, 而是另一场大战的开始, 历史是螺旋向上的, 即便是他要往下走, 开倒车, 但是总归是要再开回去的, 就是这个过程中可能会反反复复,时间不定。】
【即便是张良, 放在楚汉吃鸡场里面也是独木难支,更别提韩国是七国之中最弱的那个了。】
【韩国不弱,只是在战国七雄里面最弱。】系统提醒道。
【的确, 但是后期就那么几个国家了, 韩国可不就是最弱的那个了。】林朝道。
而张良脑海之中充斥着林朝之言——
楚汉,韩国, 复国, 两次, 他全部经历过。
很多东西, 他不知道, 但是话已经落在面前, 因言思意, 就很显而易见了。
这些甚至他都谈不上陌生,因为张良想起了曾经林朝对他所说的话, 他对他说过一位两度复国,既是谋圣,又有传闻是仙人, 那个时候,林朝说是从卜文龟甲看见的……
现在来看,什么卜文龟甲?!
【说起来,我突然想起来个事。】林朝也想起来了这件事,【我好像曾经和张良说过他的事迹……】
【我当时我说是从卜文龟甲看见的先人。】
【恭喜你,用张良的事迹劝张良,你可真是个天才。】系统顿时道。
【不,主要是,我当时真的不知道他是张良。】林朝说着,转念一想,【没事,反正天下日后注定要变动,张良是不会知道这个的。】
谢谢,我已经知道了。
张良看着远处的林朝,四目相对,林朝还甚至朝着张良笑了笑。
一切当前,张良感觉后槽牙有点痒痒。
兜兜转转,最终还是落在了他身上是吧?
如果说当初是看局外人,那如今这件事是真的落在身上,那就是另外一个感觉了。
不过换句话说,如果当前的一切乃是始皇帝所料……
张良心下一顿。
此处隐约可见后面的咸阳城,咸阳城就怎么矗立在那里。
张良深吸了一口气,勒马而走。
与此同时系统道:【你知道他去战场,要跟着谁吗?】
【听你这么说,不是寻常人啊?总不能是刘邦吧?】
【巧了,就是刘邦。】
【嚯——】
……
而远在另一边,刘邦独领一行人马,配合王贲的同时,他作为始皇帝钦点之人,也可算是独当一面的人物。
甚至不知道为什么,刘邦有一种被隔开的感觉,嗯,也不知道是不是错觉,但是不管怎么说,这就是一件好事。
相比较在国馆的时候,在军队随随便便打成一片显然不太容易,但是在刘邦不懈的努力之下,也不得不说,影响力也一点点升高。
不过刘邦也并不想止步于如此,学的兵法是一回事,真说是实战也是另外一回事,摸清下面实力之后,刘邦也准备给自己找点外援。
而也就是在这等情况下,刘邦见到了陈平。
理论上来说,陈平应该前去国馆,甚至陈平最开始真的是这么想的,甚至陈平人都已经踏上前去国馆之路,却是听见国馆之人不同于最开始过了国馆之试直接征辟,如今还需要在国馆之内二次考校方才封官,不知道是降了一档,还是不同于之前那般一步登天,稳定是个好事,但是对陈平来说就不一定了。
一切当前,陈平想了想,决定四处走走,增加名声,而也就是这一走走,陈平不说直面大军,那也大差不差。
而刘邦那边,亦是求贤若渴。
伴随着陈平得知此事后,又打听了这位将军的身份后,提前做了几分功课,随即想办法找人引荐。
不得不说,有功勋在身,这怕是比国馆之内,更能够为人看中,而且能够爬得更高!
不久之后,两人一拍即合。
而也就是在大军即将到长城的时候未曾想,匈奴带兵来袭,剑指河西!
只不过气势汹汹的匈奴,也就是在那一天,主动出击的小股先锋直接撞在了那庞大秦军的铜墙铁壁之上。
随后直接落入包围圈。
匈奴在上谷佯攻之兵,更是在这一天成了主攻。
而刘邦当时的位置,直面冒顿之兵。
也就是在今日,刘邦和冒顿虽然人未见其面,却是打了第一次交锋。
匈奴犯边,并不是一件多出奇的事,尤其是到秋冬时节,小股胡人入境烧杀抢掠,谈不上说常见,那也谈不上多意外。
但如今意外的不是别的,而是他们并不是小股,而是有大组织,有大范围,训练有素一同行动。
上谷、代郡三地皆有战事,这绝不是什么巧合。
军帐之内,蒙恬琢磨着那行兵布阵的之法,“若是我等不到,怕是匈奴劫掠,那死伤损失之簿,怕是又要添不知多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