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而且退一万步说, 他也姜子牙也不是十哲啊?他是主位。】
[相比较其他人,姜子牙实际上没有什么能耐。]
去你的没什么能耐!
太公没能耐?!
滑天下之大稽!
这是我兵家之祖!
牧野之战知道吗?!
牧野之战知道吗!
八十太公打得跟玩似的!
维师尚父,时维鹰扬, 兼利天下者乃我太公也!
在场的兵家此时此刻, 后槽牙都咬碎了。
此情此景也有人在唾弃之余礼节性的同情了一下, 顺便还带着点幸灾乐祸, 诸子百家因为兵家祖宗跨度最大, 外加几乎不掺合百家论道, 所以就你们兵家没体会过林朝的迫害,比如说掉水里文学!
如今可终于轮到兵家了。
嗯……
这么想, 好像对不起太公。
有人私下里偷偷唾弃自己,那可是太公,不能因为看兵家热闹就顺带看太公热闹。
兵家有太公, 不代表太公就是兵家的。
太公其实也是我家的, 太公那是百家之宗。
不过转念一想,道家是老子、儒家是孔子、墨家是墨子, 皆追太公, 而兵家直接封太公为首, 兵家这是占其他家的便宜啊!
想到此处, 这个心态顿时就不好了。
[他的能耐主要是就是找人来解决问题。]
【啊?】
【你这个姜子牙, 是人版姜子牙吗?】
【我怎么感觉和历史上的姜太公不是一个人呢?】
谢谢, 我们也觉得这不是一个人。
我们都没听说过, 太公的能耐是找人解决问题!
太公之能天下皆知!
这边正想着,那边异镜之上, 就已经继续道——
[有事就找神仙来解决问题,打仗不是靠师父,就是师兄弟, 再不济靠一众师侄们,实在打不过,就高挂免战牌,等人来救场。]
[如果不是他师父元始天尊帮忙,他绝对打不过商汤。]
【嚯,你这给我干哪来了?】
【太公在此,诸神回避,姜子牙封神是吧,神话是神话,你拿明代的事,去改周朝的官,这合理吗?】
在这一天,众人明白了一件事。
那就是——
被神化那也不见得是个好事。
至少对太公来说。
而祖上曾经为齐国宗室的姜扬自打上一次参与了关于匈奴死伤损失之事,如今参与更深,甚至调入萧何麾下,眼下一同参与粮饷赋税之事,如今在朝堂上亦是在提及管路之事,如今也差点破功。
[当然,我也不否认姜子牙的确有本事,但是姜子牙的本事,显然不能够力压群雄。]
[综上所述他是武庙十哲里面最不该进去的那个。]
【还是那句话,武庙十哲里面,真的没有他。】
【不管是哪个版本。】
【真就是搁着做什么选择题呢?武庙是谁的庙,A黄飞虎,B姜子牙,C孔子,D公庙。】
【要不这样吧,别选最后一个选项,直接在做题卡后面,手动加个E多好呢?E写成v我50,你看这是一个完美的选项。】
“……”嬴政。
这似曾相识的话。
[其次就是姜子牙徒弟,张良,因为张良带兵打仗的时间极少,张良更不是武将。]
[要显赫战功没有显赫战功,要单独领兵自带一路,能力堪忧。]
【很好,继庙主被踢出去了,庙主传承人也被踢出去了。】
【而且有没有一种可能,武庙不是单纯比谁在战场上更能打的地方,关于政策方面就不说了,毕竟那算是政治范畴,但就说战场上真当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是假的?】
【战略家被开除军事队伍了?】
【号称兴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汉四百年之张子房也,当然这话虽然有点夸张,但是张良能够有本事和太公放在一起并且,那就是张良的本事。】
对于张良这个名字,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是极为陌生的,不过对于部分人来说,并不陌生,甚至听说过,比如说御史大夫冯劫和丞相隗状、李斯,更有甚者如荀子、鬼谷子孙老等人。
准确说都是因为封官一事,知道了王良的身份,哦,准确说是张良。
孙老的消息倒是稍微滞后了一点,不过荀子的消息谈不上滞后,总的来说也相差无几。
当孙老知道假名一事,可以说是意料之中,不过或多或少有些感慨。
当然,在知道这东西之后,孙老更加感慨了。
不过除此之外……
他怎么没他说过,自己是太公传人来着?
如果真的是,自己之前有一段时间,算不算撬太公墙角?
嗯,好像也不算,因为他实际上并未实施,理念不同,方向不一,故而只当了个小辈来看。
至于扶苏,扶苏的心态非常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