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商业化不可避免(第2/3页)
郑志宏一听,既然中心这边已经不打算参与《大江东去》的拍摄了,他也想抽身了。
本来参与那部片子,他的兴致就不高。主要也是为了维持和中心那边的合作关系,所以现在他连100万都不想出。
但是郑志宏见雷大佬没有开口让他完全撤出,他也就不好再讲话了。反正现在对他来说,100万也不是什么大钱儿,没必要驳了大佬的面子,再生事端,他看得出来大佬对《大江东去》这个事情已经非常烦了,那他就算是给国家做贡献了。
——
池影这边倒是无所谓,她对提名倒是看得挺淡的,因为估计就是陪跑,没啥太大实际意义。
她毕竟是导演,走红毯这种事情可能主要是四位主演的重头戏,他们肯定要把握这个机会,借机在国际舞台上展示华国演员风采,宣传一下自己。
池影跟郑志宏作为幕后人员,没必要掺合。她更希望能看看哥伦比亚那边最后把她的片子剪成什么样了。
一部片子怎么剪,其实是非常有讲究,甚至同一盘胶片
吗,不同的人剪出来就是完全不同的片子。
像曾经好莱坞有位知名导演,拍出了一部大片,本来所有人都是期待满满,以为又是一部史诗大作。
结果最后放出来以后,所有人都是大失所望,觉得导演真是江郎才尽了!这是什么狗屎?导致那位导演好几年都拍不上片子……
若干年后,这位导演又重新按照自己的想法剪辑了这部电影,发行了导演剪辑版DVD。
结果观众们都觉得,这部片子拍的这么好,当时为什么骂声一片,票房扑街呢?
最后大家才知道,公开上映那一版是由制片人找人来剪的……像好莱坞这种商业化运作电影,导演都没有最后剪辑权的,怎么拍是一回事,最后放出来是什么样的故事,这完全取决于片商的意志。
目前国内还没有这种操作。
像池影作为导演,就拥有完全的剪辑权。顶多到最后审查的时候,按照局里的要求做些修改。但是池影作为自己系统内的人,几乎连修改都没有,直接就是按照她的剪辑版发行上映了。
电影局这边认为,这次的金球奖提名,是华影集团探索市场化路线的重大胜利。
但是很奇怪,国内老一辈电影人罕见的毫无声响,没有任何人发表任何意见。
池影明白,这其实意味着,她以后在国内奖项里想要有所斩获,基本上都不可能了。
一来是彼此走的路线不一样,二来这种诡异的情况说明,传统的电影人对她还是很排斥的。
她现在算是名利双收了,但是也跟传统电影界泾渭分明了。也许过十年二十年,这种界限才会消失,但是目前还是夹着尾巴做人吧。
宋琳和金姐她们也在想怎么把利益最大化。
宋琳那两个已经签了合同、拍了广告的轻奢品牌非常振奋!
因为毕竟这是全球化的舞台,自己的代言人能在上面展示自己,对品牌宣传力度是无与伦比的。
所以他们对金姐提出的升头衔的要求,也是积极回应,从大中华区的代言人到亚洲区代言人,都开始走补充协议了。
但是现在最当务之急的就是宋林他们出行以后的行头问题,而且像谈逸他们都是国家单位,没有办法出面操办这些事情,既没有经费也没有渠道,所以池影就拜托金姐帮忙操持他们四个人的这方面的事情。
现在国际顶级奢侈品品牌在国内还没有代言人,尤其是六大蓝血,他们这种一线品牌的最新一季的礼服基本上不可能借的到,高定更是无从谈起了!
那就只能退而求其次,寻求一些目前尚未在国际市场上声名鹊起的小众品牌,或者是请二线品牌来做礼服配置……
因为这不仅仅是量身定做的问题,还有他们要出国,即使是把衣服托运过去,也不好打理。最好是能到当地去再找品牌试衣服,做最后的修改,毕竟还有配套妆容的问题,你借了人家的衣服,肯定要是负有品牌宣传的责任。
那两个品牌本身不是服装类,只能向集团上线的品牌求助,看能不能帮忙衣服,还有一个就是跟他们关系良好的合作商,包括妆容珠宝,这一套东西操办下来也不是一件小事情。
于是这两个品牌也找了国内最大的时尚杂志《风尚》来帮忙运作。
这是作为国内演员第一次参加好莱坞这种顶级的赛事提名,走红毯,而且还是这种新生代演员,在年轻人当中非常有号召力的。所以《风尚》那边也极为重视,积极联络总部,帮忙操持。
《风尚》杂志这边也要求明年千禧年第一版封面,就由四位主演来拍。
这基本就是全商业化运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