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第2/4页)
“俺听得说这处开了间新菜行,今朝采买就来瞧瞧。小娘子这铺子上的瓜菜可真是新鲜,不怪俺乡邻都说好,介绍了俺来买咧。”
巧儿笑道:“难得娘子前来赏光,虽是铺子开业的惠顾到了期,您选买下来,我这处能与娘子少些也便尽量少些。”
郝娘子道:“小娘子当真是会生意,不知这菜行可是娘子开的?”
“我哪有这般本事,铺子是家中兄弟开的,我闲散着无事,便前来帮着照看。”
郝娘子道:“小娘子还未成家?”
巧儿一贯晓得这些妇人最是爱问闲的,倒也耐心,她笑了笑:“若是成了家,便不会在兄弟的铺子上消磨日子了。”
“多是能干的小娘子,生得又漂亮,只怕是家中的门槛都要教媒人给踏破了去。”
郝娘子道:“只这样好的小娘子,眼儿当高,合当是挑选个顶好的才登对。”
巧儿作似羞赧一笑:“娘子打趣我,这般婚姻事,都是家里做主的。”
郝娘子也笑,她晓得这般还未出嫁就能在外头张罗生意的,那可不是没注意的小姑娘,甚么都由着家里一锤定下。
两人说谈着,郝娘子买了一篮子的瓜菜,走时,又还拎了只甲鱼,说是带回去炖汤吃。
巧儿瞧那娘子衣裳料子穿得都不差,百多个钱的甲鱼说买便买,料是家中不错,听得就住在附近,她客气些,没准儿还能成个老熟客。
康和跟范景过来时,生意都已经周展开了,他们俩今朝教徐夫子给请了去,商谈大福四月前去府城考试的事宜。
四月初七便是府试,从滦县前去单程就得三日的时间,孩子年纪不大,最好还是提前个三五日到,让大福先熟悉熟悉府城的环境。
如此算来,三月底就得出发过去。
徐家学塾有六名考生过了县试,其中大福年纪是最小的,旁的几个学生最小也十三了,其中三个结伴同行,还有一个府城有亲,一个家中遣人送。
徐夫子看他们是怎么给大福打算的,若遣人送私塾这头便不操心,若孩子自行前去,那就和同窗结伴,如此也安全些。
康和跟范景放心不下教大福与同窗结伴前去考试,虽晓得大福一贯是与人和善又懂事能独立的,可到底自小就没曾出过滦县,这般一举要去府城,还是一个人,家里哪里能安心。
与其教孩子与同窗同行,一家子的人提心吊胆,倒不如抽个人出来送大福去考试,来回算上考试的时间,不过半个月。
两口子略做盘算,决定由范景送大福前去。
家里的生意才起来,得要有人看着才成,范景生意这块儿上并不在行,只能康和留下。
再者出门在外,范景一个练家子,反更恰当些。
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
“生意可还成?”
康和进铺子去看了眼,谢小柳正在补货。
巧儿说道:“还看得,只没了让利,到底是不如前头几日。”
康和应了一声:“都是这般,嫌少有过了开业惠顾时间生意还跟先前一样好的。耐心着做罢,生意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说罢,康和前去点了点前头七日里的账,单以毛利来看,倒还可观,七日就挣了六贯有多,不过也是因着铺子上还在卖水产,甲鱼价贵,若单是卖瓜菜的钱,那没多少。
瓜菜本就薄利多销,与卖鲜肉不同。
康和预计的是一月上能有个十来贯的纯进账,那便不差了,按月而言不多,但以年论,一年也能有百贯之数,不少了。
不过这也只是康和的预期,生意不能全凭自己的计划发展,许可能超出预估,也可能低于预估。
但他也不过分的去担忧这些,只专注着铺子上的事。
心中想着些花样来把生意做好,首要的,保持瓜菜新鲜。
这点倒也不难,按照着头日夜里采摘,第二日售卖的规则,他们家的菜都很鲜润。
只瓜菜跟猪肉一样,到底都是久放不得的东西,第二日新鲜,第三日天气温凉,且都还成,可放到第四日这些上,那可就黄叶自老不鲜了。
不过康和却并不忧愁,铺子上的菜他只卖两日新鲜的,第三日便将未曾售卖完的瓜菜做折价处理。
若是折价也还未卖尽,第四日上直接就把剩下的瓜菜给拉回乡下去。
乡里的大宅子上且还养着百千之数的牲口家禽,还怕不新鲜的瓜菜没处消嚒,只有不够吃的。
时日一长,城里在这一块儿采买的居民自能比对出附近谁家的瓜菜更好。
倒不枉康和盘算,铺子开了半个来月,住在周遭民巷的住户便摸出了习性。
慢慢的,就是离这头远些的人户也肯过来买菜。
人提上个篮儿,过来先在门口自打上一碗茶汤来尽饮了,又在靠墙边的凳儿上歇歇脚,这才进铺子去选买瓜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