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第2/4页)

嗷,捏疼的!捏了好几次呢。

这段连轴转的表演不像之前的河边祭祀,还能给他留下复习台词的时间,除了开口的几句外,几乎全部都是临场的随机发挥。

太要命了!!!

幸亏他在穿越之前看了不少古装剧,也幸好他没那么容易笑场,要不然早就把场面闹崩了。

可就算是这样,刚才在卞夫人带来的消息面前佯装愤怒且忧郁地演那么一出,还是依靠着莫大的毅力,才能在面对树干的时候,不是真的笑出声来。

也没人告诉他,这倒霉的穿越还需要会表演,甚至是会演皇帝呢?

“还是得稳住,再稳住……”他深吸了两口气,提醒自己,“不能光靠着捏自己来保持清醒,否则迟早要露馅的。”

刘秉闭着眼睛,复盘了一番今日的情况。

有司马朗从旁佐证,加上那尴尬得让他事后想来更加头皮发麻的直抒胸臆,以卞夫人的见识,应当察觉不出他的问题。在曹操于兖州立足之前,她和曹丕也回不到对方身边,甚至无法传信,那就暂且不会引来其他人的关注。

而这进攻河东盐池的决定,则既佐证了他的帝王身份,又能最大程度地扩大他所拥有的资源,把这一个个出现在面前的人捆绑在他的战车上,直到真正拥有抗衡别人质疑的本钱。

好!他果然是越演越顺手了。

“还是应该感谢现代教育啊……”他嘟囔道,“要不然哪能这么快想到盐池上。”

落到现在这个进退两难的处境,刘秉最先考虑的还是“柴米油盐”。

柴还好说些。

虽然知道无序开采不妥,但冬日将至,百姓之中有保暖冬衣的人并不多,往邻近的太行山中取木制柴制炭,也是顺理成章的想法。

米只能管存粮。

汉代的关中能种冬小麦,河内却有些艰难,只能到明年春日重新考虑播种的事情。

油就别说了。

这年头能有几个人吃得起油的?

掰着手指一算,只剩下盐了。

人要活着就不能不吃盐,和粟米一样,也是方今的硬通货。他如今冒领着皇帝的身份,又如此机缘巧合地身在毗邻河东之地,当然要果断出手。

此为上天授予他的东西,不取岂不是对不起这份好意了!

等到盐田到手,他能做的事情也就比之前更多了。

认真地讲,等皇帝有了钱,凭什么说他不是皇帝?

“陛下!”

刘秉一惊,从自己的思绪中抽身而出,听到窗外传来了赵谦的声音。

“何事?”

“赵云求见。”

刘秉把手汗往衣摆处一擦,又端正了一下自己的脸色,推门而出,见那年轻人已随赵谦站在了廊下,脸上似有几分欲言又止的犹豫。

“不知壮士这是……”

“陛下还是称我赵云吧。”

刘秉从善如流地改了口:“子龙所来是为何事?”

赵云答道:“陛下先前说,欲让一路黑山军为偏师,策应张将军夺盐田。云不才,在军中也识得一批真定同乡,此行来河内还带了二十余名族中壮士,愿自请出战,与张将军同往!”

刘秉既惊又喜,“子龙不是说,要先看一看此地如何吗?”

赵云叹气:“可方才我获知,这军中距离缺盐也不远了,陛下身在野王县,却令士卒不得叨扰百姓,夺取存盐,那这河东一行势必要快。云身无长物,只得一身好力气与武艺,恳请出兵效力!”

赵谦冲着刘秉无声地挤眉弄眼。

好好好,看来是这位自司马朗兄弟来后就过气了的“军师”,在赵云身边又趁热打铁地说了不少话,以证明他还是能做出些贡献的。

这可真是今日的意外之喜。

刘秉顿时会意,两步上前,便握住了赵云的手,“能得子龙相助,这河东盐池的归属,朕更无虑也。”

他会给赵云犹豫反悔的机会吗?

别开玩笑了!

张辽刚点出随行的士卒,赵云就已被连人带兵一起,打包送到了他的面前。再被刘秉一句简明干练的“兵贵神速”,送上了赶赴河东的旅途,一点都不拖泥带水。好像也更印证了赵谦所说的“军中即将缺盐”。

出兵!

野王县中,各色声音已因夜幕将落,而渐渐平静了下来。

而野王县外,则是两路起先还泾渭分明的队伍动身起行。

起雾后更显模糊的夜色里,这界限因队伍动了起来,好像已自然而然地拉近了不少,又或者是因为,两路队伍的带队之人正在靠近交涉。

刘秉站在城头,望着这一行兵马的背影,忽觉有几分唏嘘。

他其实也不敢断言,在做出了这个进军的决定之后,又会不会引发什么意想不到的连环反应,但不去做一做尝试,只等着洛阳城中的消息传来,才真是自取灭亡之道。他在堂上说的不能等到董卓露出破绽,是一句原原本本的真心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