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第4/4页)

袁术也被贾诩的那一套说辞,说得精神抖擞,就差没让所有人知道,他必能靠着养鸭翻身。

若是马超也向贾诩请教去了,真是一点也不奇怪。

不过,这次还真是他想错了。

于夫罗答道:“不不不,不是军师,而是……阎行。”

先前被他们擒获,并未随同韩遂死去,现在还被扣押着的阎行。

吕布没想起这个人,光顾着炫耀他的金印紫绶了,刘秉也就同样没想到处置此人。相比于马腾这位颇有分量的叛军首领,阎行也确实没那么重要。

但此刻,他却成了马超问策之人。

阎行缓缓地抬起了头,不知该不该说,马超此人虽是讨厌,先前的战败也是因他行事不谨慎,可他开口就说,自己已让人去榆中照看阎行的父母,并不打算和他计较之前的事情,还是让阎行对他的印象扭转了几分。

阎行也随即听到了马超向他说出的请教。

“答案不是已经在你说出的话中了吗?”他咳嗽了两声,试图缓和身上未彻底好转的伤势所带来的疼痛,继续说道,“你说你父亲跟着张辽做事去了。那张刺史年仅二十二岁,就成了凉州的刺史,也是同样出自边地的武将,该如何向诸羌首领说,你还不明白该怎么做吗?”

“陛下和先帝不同,对边地武将并无偏见,可如今有战功有权势的,都是并州出身的,凉州人则大多先做了陛下的敌人、陛下的俘虏,不该做些什么吗?这武官官学,正是要把草莽、羌胡、反贼之名,先从我们的身上清洗掉,再图将来的上进为官!他们不做,这官学只怕就要立在并州了!”

马超倒抽了一口冷气,顿时意识到,阎行这话中所说,不无可能。

凉州武将,若不能压制住吕布紫绶金印、张辽二十二为刺史的气焰,若不能让官学妥帖地开办起来,就要永远被并州武将压上一头了。

可反过来,若是有了个大好的开口,谁知道在官学之中,能不能出现一个年轻的并州刺史呢?

这不仅是危机,也是天大的利益。

马超犹豫了一下,又问道:“可若是他们不愿听我说这些呢?”

阎行回答得很是果断:“那就先挑两个不愿来的,打服就是!”

他眼中诸多情绪一闪而过,最后变成了一句向马超发出的试探:“若你麾下缺人,可否把我带上?”

……

“这阎行倒是个妙人,既有父母亲人在世,不可为韩遂陪葬,没有机会,也得自己制造出机会。”

刘秉心中赞叹。

果然,能在历史上留下姓名的人,大多不是等闲之辈啊。

阎行的表现就证明了这一点。

“他对马超说的话也没错。”贾诩顺着刘秉的赞叹,“对于凉州这地方来说,将人打服的威慑力,和恰到好处的利诱,就能将人团结起来。哪怕是坐下来谈话,也得先再展示展示拳头。”

“是啊,也幸好凉州物资匮乏,兵马穷困,名与利给出其中的一个,就能让他们暂时投诚,不似荆州……”

刘秉望着眼前这份从荆州送至洛阳,又从洛阳紧追着他车队送来的书信,眼中充斥着冷意:“宗贼处境优渥,把持山头自立之心,和凉州情况又有不同!朕既不欲给他们以名位,那就只剩下了打服镇压一条路可走。”

这是一份由刘备送来的急信,信中提到,荆南宗贼中不愿归附荆州牧的,都已因郭嘉一步步的谋划,彻底抱团在了黄祖的身边,只等陛下一句号令,便可正式展开征讨。

要不要留对方一席之地,只看陛下……

“文和,替朕回信。动手吧!”

他们就和袁绍一样,非要停在旧日的辉煌,或者说是陋习当中,江夏黄氏盘根错节,虎踞长江,既不可收服,便只能是荆州境内的祸患,不似凉州这边,已露出了能被好好改造的迹象。

那还等什么呢?谋逆之人,该当如何,还需要他多说吗?

一个字,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