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满大街抓塾师(第2/3页)

“你……”老张被他噎了一下:“商人重利,果不其然,小孩子如此没有教养。”

平安反唇相讥:“我爹说了,对没礼貌的人不需要有教养。”

老张一张方脸迅速红温。

“父亲。”一个年轻书生从门外进来。

原来是小张先生,他朝林月白行礼,林月白也微福了福身子。

老张吃了瘪,气鼓鼓地对小张道:“你来的正好,怎么能将祖业卖给这样的人家?”

小张小声道:“什么人家,她丈夫可是一省解元。”

“啊?”老张整个人都瘪了下去。

平安看着就觉得好笑,他扬起小脸,攥起拳头:“大叔,商人家也能出解元,要加油哦。”

老张又鼓了起来,像河豚一样变化自由。

小张先生忙转移话题,谈起正事。

商行的账目乱得一塌糊涂,还不上的欠条,收不回的外债,贺掌柜和小张先生光是理顺这些账目就花了小半天功夫。

林月白坐在一旁盯着账,平安爬到银柜上坐着,与老张先生对峙。

“你这小儿好生无礼,怎么坐在人家银柜上?”

“这以后是我家的银柜了,谁让你不珍惜。”平安说着,还晃晃脚。

“我本就不屑经商,何足惜哉。”老张给了他一记白眼。

“你祖上做生意供你读书,你却瞧不起商人,实在是数……”平安回头问林月白:“娘,数什么来着?”

“数典忘祖。”林月白道。

“对!数典忘祖!”

“你懂什么,经商不过是权宜之计,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如果这世上的人都去读书,你连大米都没得吃,也不用穿过冬的衣裳,更买不到纸笔,最后得去森林里当猴子。”

老张先生没读过《进化论》,不明白为什么是当猴子而不是当野兔,只知道再跟这孩子纠缠下去会得心疾。

平安觉得这老头儿实在太迂腐了,这么迂腐的人……很适合去陈家巷当先生啊!

于是他放缓了语气,对张先生说:“大叔,其实你并没有错,都是别人坑你的,欺负你不懂做生意。”

老张先生一脸莫名其妙。

“但是你一直读书,也是家里的拖累,不如来陈家巷当塾师,每月有三两银子哦~”

老张先生一愣,看向林月白,后者只朝平安笑了笑,便又去看账本了。

不知为什么,他竟然有些心动。

他也不想成为家里的负担,可他实在不善经商,从前家里殷实,他只读书不参与生产,从没想过赚钱有这么难,束脩三两,在塾师行当里实在算是高薪了。

况且教书育人,教学相长,总比整天与奸猾商贩之辈打交道要好得多,孔夫子坐拥弟子三千,最终成为了至圣先师,足见教书是一场盛大的修行!

可看着银柜上的嚣张小孩,他又有些犹豫,这孩子才四五岁,就这么难对付了,他的兄弟们得是什么样?难怪儿子坚持不到三天就辞馆回家了。

平安又道:“大叔,你不会是不敢去吧?”

老张先生两眼一瞪:“这有何不敢?”

有道是有教无类,真正的强者不会抱怨生源质量。

平安心里暗笑,娘亲教的“损友三招”可真好用啊,先认同对方让他放下提防,再抛出诱饵让他放弃本业,最后一招激将法直接打包带走。

“什么时候立契?”平安反问。

“现在就可以立契,只是你说了算吗?”老张先生问。

平安问娘亲:“娘,我说了算吗?”

林月白笑道:“算,只是没带契书。”

“我现写就是了。”老张先生说着,铺纸研墨,拟好了一份契书。

平安观察了一下,字还挺好看的,文采也流畅,教陈平继几个足够了,本来要求也不高,能约束他们别闯祸就行。

“娘,来画押~”平安道:“老张先生也是咱家的人啦~”

老张先生听着,怎么那么别扭呢……

另一边,林月白与小张先生也交割完毕,签好了过户文契,由贺掌柜和小张先生一起,去县衙备案,并要做东请客,打点好县衙上下的官吏,尽快拿到执照文书,所谓“县官不如现管”,在盛安县立业,黑白两道都要打点妥当。

执照上不能体现近亲的名字,要找一个可靠的族人做名义上的东家,以免影响陈琰的仕途。

收完铺子还要装潢、雇员、铺货,大约要等到年后才能开业。

她暗自庆幸丈夫如今有了功名。毕竟白霜糖生意利润实在太高,很容易惹人眼红,寻常百姓家根本接不住这泼天富贵,甚至有可能招来灾祸。家里有举人,且是解元,那就完全不一样了,举人随时有可能考上进士,跻身士大夫阶层,只要他们做的是正经生意,不违法乱纪,就没有人敢恶意骚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