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他从没想过自己有一天会……(第2/3页)

画像上的孔圣人,依旧是两掌叠放于胸前,身躯微微前倾,温而厉,恭而安,慈祥沉稳,庄重谦卑。

可他背后,又画了一道璀璨的光环和漫天祥云。

这是孔圣像还是财神像?

“很好很好,”平安满意点头,“看起来就很灵。”

“小客官一看就是懂行的。”店家笑道。

说着,他将画像塞进自己的大荷包里,从中拿了一大沓崭新的纸钞,都是“限铜令”以来积攒的压岁钱,纸钞一日日贬值,他只能换个大荷包出门,随便买点零食都要掏出一沓钞票。

回去的路上,陈琰问他:“你画孔子像干什么?”

还画成这幅鬼样子……

平安拍拍身上的荷包:“我以后要随身带着,就不会有遗漏的愿望了。”

陈琰:“……”

他从没想过自己有一天会同情孔子。

……

远离故土,家里的年味就没那么足了。

平安跟四邻的孩子学会了新童谣,嘴里念叨着“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从腊八年念到腊月三十。

但一家三口守岁也别有一番乐趣,没有长辈拘束,爹娘都陪他在院子里放烟花,打打闹闹好不自在。

年夜饭后夫妻俩打双陆,平安生平第六次守夜失败,在饭桌上就睡倒在娘亲怀里。

再睁开眼时,陈琰已经换上一身繁复的朝服,准备进宫参加正旦大朝。

“今天的爹也很帅啊。”平安说完,又倒了回去。

国朝官员的新年假期为正旦到初五,但上元节另给十天例假,从正月初十休到正月二十。

作为牛马还是挺爽的,作为学生并不!

平安还是怀念前世的寒暑假,年前就跟爹娘软磨硬泡,也仅仅多谈下来两天而已。

大朝之后,陈琰换下一身官服,开启了五天小年假,第一件事就是把平安喊起来,跟他一起出去拜年。

平安睡饱一觉从屋里出来,小脸被热炕烘的红彤彤的,曹妈妈已经给他穿上里外一新的新年战袍,是娘亲精心为他搭配的,羊毛挂里的袄裤,白绒滚边的猩红色比甲,前襟绣了一对儿嬉戏的瑞虎,白绒暖耳和冬帽,厚实的羊绒暖靴,活像个毛茸茸的球。

昨夜下过一场大雪,天地间一片银白。

平安看着银装素裹的庭院,新的一年,他七岁了!

“走吧。”陈琰拉着他出门拜年。

平安把两手藏在身后,他已经是大孩子了,才不需要拉手。

结果迈出门槛时踩了个空,扑通一声摔在了雪地里,江南长大的孩子,哪里想到京城的积雪可以没过膝盖啊。

林月白想着孩子一定稀罕雪,便特意不叫下人打扫的,谁承想第一步便摔了个大跟头

两人忙追出去扶他,只见纯白的雪地里留下点点猩红。

林月白吓坏了,忙问他磕到了那里。

平安整张脸皱在一起,“呜呜”几声,从嘴里吐出一颗带血的小门牙。

林月白惊喜道:“平安掉牙了!?”

陈琰反问:“那句老话怎么说的?”

“下牙掉了扔房顶,上牙掉了埋土里。”林月白道。

陈琰扒开平安的嘴,果然缺了一颗下牙。

“爹,扔高一点。”平安咧嘴笑道。

陈琰奋力一扔……将将掉在房檐上。

小靴子踩在雪地里咯吱咯吱作响,平安跟着老爹上了马车,喜忧参半地问:“爹,我少了一颗门牙可怎么见人啊?”

“只少一颗,不碍事的。”陈琰说着,让他张开嘴。

戳一戳,原来上牙也松动了,陈琰忍不住伸手去掰,果然又掰下一颗……

“啊——”

平安悲惨的尖叫声传出车厢,车夫勒马停了下来:“大爷,有事吗?”

却听陈琰笑出声来。

平安捂着嘴哀嚎:“爹,你赔我的牙!!!”

……

大年初一,平安就缺了两颗门牙。

好在大雍的拜年方式比较特别,叫做“望门投帖”,拜年可以不用进家门,直接将提前写好的拜帖交给管家或门房,甚至是门口挂着的大福袋即可,相比后世的短信拜年,也就多跑几趟腿。

但是再怎么省略,座师的门是必须要登的。

郭恒去岁主持会试,继而升任吏部尚书,家中客似云来,马车都堵在胡同口外。

郭恒只遣了长子和学生周沂在前院应付来客,却叫人将陈琰父子请进内宅。

平安拉着老爹弯下腰:“这个郭大人要跟师祖竞争嫡长师吗?”

陈琰忍笑,也小声道:“他要是嫡长师,爹现在也在前堂替他待客呢。”

平安点点头,也对,真正的自己人是不会如此客气的,比起这个素未蒙面的郭尚书,他还是更站师祖一些。

自从调任吏部,郭恒的眉头就没解开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