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赶紧去报官。(第2/3页)

他实在没看出来,这个国子监司业的儿子除了吃饭特别香以外还有什么过人之处,不过父皇喜欢他,必定有父皇的道理,私底下提醒李宪,也要与他多亲近。

李宪简直不知道怎么做才好了,笋是不让挖的,野菜是可以挖的,不合规矩的事是不能做的,调皮捣蛋的同窗是要多亲近的……

平安其实在给皇帝讲自己堂哥陈平继的事,他是怎么离家出走去少林寺,怎么被人贩子迷晕抓走,多亏四凤叔叔派人搜寻搭救有惊无险,只是挨了顿揍被送回老家,又很争气地考上了武学。

皇帝听他这样说,倒是很期待在几年后的武举殿试上看到陈平继本尊了。

平安还对皇帝说:“听说许多帮派势力特别猖獗,拐卖人口,横行霸市,让老百姓又怕又恨,地方官也拿他们没办法。”

皇帝脸色渐渐沉下来,道一句:“是啊,都该杀。”

可他压下这口气,无奈地告诉平安,这些官府也不全是不作为的昏官,朝廷多次施压之下,他们怎么可能不清剿,可地方帮派在当地经营百年盘根错节,每每只能伤到一些小帮派,那些真正恶贯满盈的大帮派都是有背景的,根本打不动。

“保护伞。”平安脱口而出。

皇帝顿了顿:“这个称谓用得好。只清剿帮派是没有用的,必须抓出保护伞才能斩草除根。”

平安点点头:“懂了。”

时至今日他才明白,难怪二师祖一个吏部尚书,总在关心京城内外的人口失踪案件,这一任大理寺卿是他一手提拔的旧属下,每收入这类案卷,都会抄一份悄悄送到他的签押房,原来是在调查保护伞啊。

赐宴过后,皇帝就要摆驾回鸾。

珉王趁机提出想出宫走走,其实是想跟平安他们一起出去逛逛。

皇帝犹豫片刻,举目扫过锦衣卫指挥使罗纶,让他去安排,保护珉王的安全。

其实平安并不想带珉王出宫去玩,人多的地方不敢去,人少的地方更不敢去,一路都在眼观四路,耳听八方,好似怀里揣了个地雷。

珉王实在忍不住了,对他说:“你这样倒是招不来刺客,容易招来官兵啊。”

平安一脸无语地看着他。

“放心吧,罗指挥使派了便衣就在四周活动。”

平安才勉强正常一些。他们先送顾金生去叆叇店上“课外班”,然后在长安街上逛吃逛吃。

当珉王看到一沓纸钞只买到一根糖人时,整个人都快裂开了。

自从封王之后,珉王每年的岁禄都由淑妃保管,然后留给他几张崭新的大面额纸钞,他还为此感恩戴德,以为自己很有钱呢……

平安这回相信,这可怜孩子是真的没怎么出过宫门了。

“别难过。”平安宽慰他说:“户部已经在想办法抑制纸钞贬值了,今年的物价几乎没涨过,否则你刚刚那一沓钞,还买不到一根糖人呢。

珉王:“……”

有被安慰到。

平安趁机带珉王去集市上到处看看,帮他建立一点正常的金钱观和物权概念,告诉他世间万物都要取之有道,用之有度云云。

珉王恍然大悟:“怪不得我拿了两位阁老的叆叇,父皇那么生气。”

平安:“……”

敢情您是刚知道?

……

他们在西长安街逛到日头西斜,顾金生才从叆叇店里出来。

跟着珉王出来的便衣们这时都现身了,他可不像宁安公主那样可以在长公主府过夜,必须在宫门落钥之前回宫。

于是百般不舍地和平安他们告别,钻进一顶软轿。

“当皇子也挺不容易的。”

为表同情,几个孩子一起去了旁边的春秋楼下馆子。

春秋楼是西长安街最大的酒楼,而他们之中最大的刘厦和王实甫也不过十岁,幸而他们衣着光鲜,一看就是些家境优渥的公子哥,才被伙计们客客气气地请进门去。

平安拿出一角碎银递给伙计,要一间顶楼雅间,伙计们更加殷勤,直接将他们请上顶楼。

等菜的时间,顾金生小心翼翼地拿出一个纸包,里面是他请师傅磨好的镜片,然后拿出提前做好的可伸缩竹筒,直接将镜片组装进去。

他将成品递给平安,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我实在磨不出想要的弧度,只好请师傅帮忙了。”

这年代没有光学仪器,配镜片全靠师傅的经验和手感,这手绝活一般不会轻易视人,顾金生能跟着师傅入门,已经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了。

平安道:“你已经很厉害了!”

他接过这架简易版单筒望远镜仔细地看,这是他为这个世界带来的第二份礼物,尽管跟白糖一样,他既没有参与研究,也没有参与制作……但至少,是因他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