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真不让人省心啊…………(第3/3页)

从天光大亮的世界进入黑暗潮湿的诏狱,一下子就看不见了。

两名守卫提着防火灯笼赶来,平安也主动讨了一支,才看清眼前的路。

听说诏狱里关着的,不是大忠大善,就是大奸大恶。

但并非他想象中阴森恐怖的阎罗殿,其实罗纶上任后特意消杀清洁过,除非上峰特别交代的重点人犯,大部分普通监舍还勉强过得去。

走到尽头处的一间,狱卒打开牢门,锁链哗啦啦坠地,平安终于见到了小郑先生。

小郑先生见到平安,眼眶都红了。

平安围着他转了几圈,见他没有受刑,只是精神状态不太好,总算放心一些。

郑行远在观政时发现军需数量有异,继而发现晋州官军沆瀣一气,贪墨现象严重,愤而上书弹劾,自己却下了诏狱。

这件事给他带来的冲击很大,既愤怒又焦灼,还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怀疑。

平安问他:“学《孟子》的时候,我给您讲过‘曹敞收葬’的典故,您还记得不?”

郑行远颔首哽咽:“亮直者不见容于冗辈中矣。”

意思是,真正诚心正直的人是不会被平庸之辈接受的,必定会遭受毁谤、打压,难道要因为平庸之辈否定自己吗?

平安随即拿出皇帝写给他的手诏来。皇帝在信中循循善诱,谆谆而教,请他顾全大局,暂待一时,他日必有重用云云。

都把小郑先生感动哭了:“微臣何德何能,得陛下亲自教诲,请陛下放心,臣必定体谅陛下的苦心。”

平安这才松一口气,打开灯罩,直接将手诏焚毁,又打量起监牢中的环境来。

等郑先生哭得差不多了,他起身朝牢门外喊人。

校尉带着狱卒过来,问他小人家有何吩咐。

平安道:“吩咐不敢当,劳烦帮忙换一套干燥的被褥,再添一副桌椅,灯碟都裂开了,换一换,找两本书来解解闷,笔墨纸砚备齐,万一他想作诗呢,不要给他喝生水、吃隔夜饭,多送些时令果蔬,谢谢。”

校尉问狱卒:“都听见了?”

那狱卒黑着脸去办了——比他爹都难伺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