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这跳棋卖吗?(第2/3页)

“哇!”清儿眼睛都亮了:“这是什么?”

“是洋葱表皮放大一百倍的样子,我们给它取名叫‘细胞’。”平安道。

清儿忙扯过一张稿纸、炭笔,在纸上画下洋葱细胞的草图,一边观察,一边记录,玩得不亦乐乎。

平安在一旁托腮看着她,她真的很有医学天赋——身为珉王殿下的好兄弟,皇帝大叔的好朋友,他觉得自己应该帮忙分担一下太医院的招生任务。

“清儿,你从小学医,想不想考太医院?”

清儿轻轻调整焦距,对着目镜挪不开眼:“我知道这件事,很想去,但我爹不许我去,更不许我娘去。”

这倒让平安颇感意外,印象里,沈叔叔和白婶婶是很支持她学医的,而且他们逃到京城的最初原因,是沈家女眷总惦记着给清儿缠足。

“为什么呢?”平安问。

“我爹说……”清儿手上一顿,抬起头来,凶巴巴地学舌:“太医院那群不当人子的玩意儿,定的那些狗屁规矩,还想让人投考太医学,做梦去吧!”

平安愣住了,太医院到底定了什么规矩,气得温文尔雅的沈太医说出种的话?

“他们说,女子投考太医学,要现场默写《女诫》,女子不能预闻外事,不能僭越男科,不能单独走路,走路不能回头,上课不许发出声音……我爹说他们根本不在意女子应当如何,只是在设陷阱,想筛选出温驯顺从的女医,任他们随意驱使,我在那种地方一定不会开心的。”

平安脑子里蹦出一个念头,服从性测试!

他义愤填膺地说:“沈叔叔说得对,咱不去了!”

这哪是请医生的态度,他家丫鬟都过不上这么憋屈的日子!

“其实我还是很想去。”沈清儿道:“听说国初有位女医,治好了皇帝的顽疾,太宗皇帝特许她著书立说呢,我也希望有生之年可以著一本医书。而且,如果一个地方对女人不利,就要避开它,那就永远没有女人敢踏足那个地方,这样不对,女人应该去任何地方。”

平安又觉得,似乎也有道理。

“你真的想去?”

“真的。”

平安想了片刻:“我知道了,等我信儿!”

……

自入冬之后,皇后圣体抱恙,缠绵病榻快三个月了,从民间请过几位女医,医术最好的当属清儿的母亲白氏,但白氏以‘调摄求子’为由拒绝进入太医院。

出于种种考虑,国朝禁止内外命妇、皇亲国戚以外的孕妇进入大内,白氏又只有一个女儿,“调摄求子”就是调理身体准备生孩子的意思,随时有可能怀孕,理由恰当且充分,谁也强迫不得。

原配夫妻毕竟有感情,皇帝散朝之后便让刘院正到东暖阁来,面带愁容,仔细询问皇后的病情。

刘院正的回答,连病征都有出入,这也在皇帝的预料之中,常言道“宁治十男子,不治一妇人”,说的不是医者挑拣病人,而是治疗妇人的难度更大,出于礼教束缚,妇人对医者描述病情总会遮遮掩掩,出于男女大防,也难以直观地望闻问切。

皇帝又问了征召女医学生的进度,刘院正更加汗颜,暂时还没有合适的人选。

皇帝的脸色便不好看了。

恰好皇帝还想着东华门外摆摊事件,这两天忙得不可开交,也没仔细问问缘由,刚刚腾出一点时间来,让人传过口谕,叫珉王和陈平安来乾清宫回话。

平安进门一看,登时在心里笑了,刘院正也在啊!

他当着皇帝的面就跟刘院正攀起交情来:“刘伯伯,显微镜很有趣吧?”

刘院正客气地颔首笑道:“很有趣。”

“真巧啊,我朋友也觉得有趣,这是她画的洋葱细胞图。”平安说着,将一张稿纸交给吴公公,却是一脸天真地对刘院正说:“她想投考太医学,可她没学过《女诫》,刘伯伯,《女诫》是讲妇科的医书吗?”

皇帝听罢果然皱眉:“什么《女诫》?”

刘院正汗都下来了,期期艾艾地辩解一番:“此举仅为考教女子学问,绝无打压排斥之意。”

“胡闹。”皇帝脸色沉得仿佛要滴出水来:“皇后为一国之母,尔等为她征召女医,还存着排挤打压的私念不成!”

刘院正扑通一声跪下,迭声告罪。

皇帝敲打他几句,便让他滚回去再拟章程,刘院正麻溜儿地滚了。

吴用立刻奉上参茶,让皇帝缓一口气。

看着一脸幸灾乐祸的两个人,那口气根本咽不下去,他瞪了二人一眼:“亏你们想得出来……为什么要这样做?”

“因为太穷啦。”平安一脸认真。

珉王也跟着点头。

皇帝:“……”

这回答朴实得让人无法反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