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陪老爹坐牢!
平安闯进爹娘屋里时,乍见一个长相英气的大姐姐,还当是娘亲在待客,转个弯儿避了出去,却听两人在身后嗤嗤地笑,才发现那是阿蛮。
“呀!!”
平安惊叫一声,林月白朝他背上拍一下,吓她一跳。
“像话本儿里的女将军,”平安围着她转了一圈儿,“铁马踏破千重隘,解甲对镜点春妆。”
林月白赞许地看着儿子。
“但是咱们约了清儿去大师祖家种竹子,得快走了!”平安道。
陈老爷在后院种了一丛竹子,平安看上了,想移两棵到大师祖家去。
阿蛮蓦地想起还有这件事,道:“我去换衣裳。”
“穿着吧,衣裳赠你。”林月白道:“别沾冷水,别吃生冷。”
“为什么?”平安问。
“因为阿蛮是大孩子了。”林月白道。
“我也是大孩子了。”平安道。
“那你也不要吃。”
“……”平安道:“我还小呢!”
言罢,两个孩子叫上小福芦,消失在院子里。
……
次日,曹妈妈称老家有人捎来口信,阿蛮的外祖父不太好,小福芦要上学,想告假带阿蛮回老家看看。
陈琰和林月白自然不好阻拦,陈琰也只得带着尤七去上衙。
没去成兵部的阿蛮跑回耳房,曹妈妈果然在收拾包裹,桌上还放着一碗热腾腾的红糖鸡蛋。
阿蛮坐下来,端着汤碗慢慢喝。
“阿娘,是谁传来的口信?”
“老家的一个亲戚。”曹妈妈道。
“姓什么,叫什么?”
“曹二狗。”
“二狗叔,我有印象,他怎么来京城啦?”
“跟着几个盐商去北边送粮,帮着算账。”
“朝廷为了回收宝钞,从前年开始纳钞中盐,已经很久不募商人输粮换取盐引了。”阿蛮道。
曹妈妈改口道:“娘记错了,是贩茶。”
阿蛮静静地看着曹妈妈:“阿娘在顾虑什么?”
“……”
曹妈妈确实在顾虑,阿蛮月俸三两,实在太高了,大奶奶还给她衣裳,帮她梳头,让她做女人……
顿了顿,犹豫着开口:“阿蛮,做人得讲良心,咱不能做对不起大奶奶的事。”
“你说过不嫁人,娘帮你想不嫁人的法子,可你不能,你不能……把自己给毁了。”
“………”
阿蛮聪明、敏锐、读过书,她不是不懂得瓜田李下的道理,但她很清楚地知道大爷足够坦荡,她也很清楚地知道,自己真正想要得是什么。
她以为自己足够像个小子,就能避免这些龌龊的想法,但她从没想过,这样的误会,首先发自自己的亲娘。
“阿娘,你多心了。”阿蛮道:“我连嫁人都不愿,何况给人家做小?您在陈家比阿蛮更久,大爷与大奶奶的感情,何曾插得进第三个人?
“几月俸三两,是因为我有可用之处,能把事情做好,理应得到酬劳;大爷信任我,是看得起我,愿意栽培我;我钻了牛角尖,大奶奶帮我梳妆,对我说了那番话,是在开导我。要是弟弟遇到非亲非故的良师、伯乐,娘只会为他高兴吧?为什么到了阿蛮,就变得顾虑重重?
“退一万步说,大爷刚升了少詹事,下一步就是位列九卿,大好的前程就在眼前,何必做这种百害而无一利的事?”
阿蛮比自己想象得还要冷静,条理分明,思路清晰,把曹妈妈说得耳根通红,转而去找大太太认错销假。
……
陈琰一整天没有阿蛮协助,像少带了条胳膊似的,回家发现曹妈妈母女还没动身,便让妻子帮他去说说,从前院找个稳当的小厮陪曹妈妈回去,把阿蛮给他留下来。
林月白实在憋不住话,起身去关上屋门,对他说了这件事。
陈琰一口茶水喷了出来,呛得直咳嗽,阿蛮给他做小?
人怎么可以被误会成这样?
林月白掏出一方干净帕子递给他。
陈琰擦了擦前襟,一边问,“然后呢?”
“被阿蛮辩驳了一顿,找我认错来了。”
陈琰笑中带着点骄傲:“好小子。”
“好姑娘。”林月白纠正道。
“差不多。”
“什么差不多。”林月白道:“你如今倒拿她当学生了,可想过哪里是她的出路?”
本事越大,无处施展,只会更加痛苦。
陈琰思索片刻:“路是走出来的,不是想出来的,走一步看一步吧。”
次日一早,阿蛮又一身小厮打扮,就着昏暗的天光攀上马车,坐在尤七身边。
“我还当你知难而退了呢。”尤七笑道。
“尤叔,你都会用成语啦。”阿蛮道。
尤七得意的挺胸:“略知一二。”
马车碌碌拐出胡同,驶向宽阔的长安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