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你小子给我画的饼够吃……(第2/3页)

陈琰一脸戒备地看着他,眼下吏部和都察院又忙起来了,这孩子最近有点闲啊,闲得他心里直发毛……

于是到了休沐日,打发他去吏部给郭老师送饭菜。

郭恒在吏部住了多日,这次不需要平安和郭琦守门,因为远不到老妻的生辰,他根本没打算回家,每日忙到深夜,就是为了避免受人利用,使外察变成党同伐异的工具。

平安拎着一个大食盒,在大门口就被人拦了下来——特殊时期,禁止闲杂人等入内。

平安两眼瞪得溜圆,对着新来的看门小吏说:“我不是闲杂人等,我叫陈平安。”

“陈平安?!”小吏一脸惊讶。

“正是。”

“不认识。”

“………”

平安又道:“我爹是郭尚书的学生,郭尚书是我二师祖。”

小吏一听,果然是来套关系的,禁止入内!

“………”

“平安?”大门内一个熟悉的身影经过,朝他走过来。

“小师兄!”平安用力朝纪莘招手。

纪莘请门口的小吏放行,帮平安拎着食盒往里走,一路对他解释说:“部堂怕官员们上门骚扰,从架格库调了个特别耿直的书吏看门房。”

“果然特别耿直啊。”平安道。

他们在尚书院门口堵住了正要去馔堂的郭恒。

“你怎么来了?”郭恒问。

平安拉着他的胳膊往回走,一边喋喋不休地说:“我家新换了一个北方厨子,我爹说很合您的口味,让我给您送来。”

“你爹是怕你闲着生事,把你打发来练字的吧?”郭恒道。

平安一愣,愤怒道:“人心险恶!”

郭恒笑笑,叫着纪莘一起去堂屋吃饭。

纪莘倒有些惊讶,郭尚书居然会笑。

平安来之前就听说小师兄在吏部观政,很受大领导器重。

纪莘起先同其他观政进士一样,只是端茶倒水、抄抄写写,日子久了,郭恒看他一笔行楷隽秀有力,人也举止得体、品行端正,便叫他来自己的尚书院帮忙。

饭后,平安跟纪莘聊得正欢,小吏又送来一沓文移,郭恒便带着两人回到签押房,吏部尚书的签押房是内外两个套间,内间为郭恒办公之用,外间是过厅,一众长随书吏在此处理往来文移,此时刚刚过午,众人就已经进入了工作状态。

平安照旧去墙上钉纸练字,纪莘在门口宽大的桌案上将文书分类整理,准备下午的部议。

平安好奇心强,围着桌子转了几圈,转完了圈,又开始问长问短。

原来他们在处理各地官员的政绩考核结果,纪莘告诉他,四品以下官员由文选司举荐,然后由尚书及两位侍郎,并文选司郎中裁定。

大雍十三个布政使司,一百多个府,一千五百余个州县,四品以下官员的任免升调全在这一间屋子里做出决定,工作量可想而知。

平安唏嘘道:“我以后不来吏部做官。”

一来权力大,免不了有人请托、行贿,家里又不缺钱,何必沾惹这些麻烦;二来工作量大,工作餐还不好吃。

郭恒似笑非笑地看他一眼,问小纪:“怀勉,官场上那句话这么说的?”

“吏部贵、工部贱、户部富、礼部穷、刑部威、兵部武。”纪莘道:“旁人都是削尖了脑袋要来吏部任职的。”

“那我就更不能凑热闹了,”平安想了想,“我去光禄寺吧,光禄寺虽然膳食做得不好吃,但食材都是一等一的,别人家买不到的我都能买到,价格还便宜,到时候拿来孝敬师祖和师祖母,什么虫草松茸、鸡枞牛肝,顿顿管够。”

郭恒只是白他一眼:“你小子给我画的饼够吃到下辈子了。”

平安嗤嗤地笑,被撵回墙边练字。

纪莘再次惊讶,原来郭尚书还会开玩笑啊。

郭恒将刚送来的官员考核大致浏览一遍,一边看,一边口述公文内容,让纪莘帮他起草。

吏部向外发出的文移主要分为四类:向陛下汇报事务的题本,向平级沟通政务的咨文,向下级发布命令的札付,在内部沟通信息的便函。纪莘来到吏部不久就已全部掌握,完全跟得上郭恒的节奏。

“小师兄好厉害呀。”平安由衷夸赞。

郭恒没抬眼,只是说:“你爹举荐的人,自然有他的道理。”

看起来对纪莘十分满意。

有了纪莘的协助,郭恒很快将下午的工作处理完毕,正提笔蘸墨,打算往平安的功课上打黑圈呢,书吏进来禀报:“璐王府派人来送考语揭帖,想见大人。”

郭恒笔尖一滞。

虽说王府官员也在这次外察之列,但紧要时期,郭恒不愿接触璐王府的人,便派纪莘去,推说自己要事缠身,打发他们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