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原来他是一只猹,还是……(第2/3页)

“说得好,”皇帝道,“卿之德才堪比南容,却未能明哲保身,并非卿不够机变,而是朝廷辜负了卿。”

此言一出,凌砚眼眶微红,这话戳到他心窝子上了,十四年的颠沛流离历历在目,思念爱子的痛苦更是不堪回首。

见他如此,皇帝也有些动容,长长一叹道:“只是不知在你眼里,朕算不算有道明君。”

凌砚起身正色道:“陛下圣明烛照,天威振作,修水利、振文教、兴武学,令奸臣伏法,贤才见用,若陛下不算明君,臣仍在岑州充军,又怎会站在此处觐见陛下?

“臣不是趋利避害之人,苟利国家,死生以之,朝廷没有辜负臣,这条路,是臣自己的选择。”

平安听了这话,再次配合着点头。

“卿志向高洁,才能显著,此前明珠投沙,是朝廷的损失。”皇帝道:“朕赐你王命旗牌,代天子行权,可节制辖区文武,督抚调遣各部军队,逆伦重犯四品以下可先斩后奏。朕将齐州的军民百姓托付于你,愿你不要辜负朕的期望。”

凌砚下拜叩首道:“臣遵旨,必不负陛下重托。”

这样大的嘱托,自然少不了封妻荫子,皇帝当即封其妻子许佑娘为三品淑人,其子凌瑞不必再经过庶常馆考选,直接授正七品翰林院编修。

凌砚却拒绝了对儿子的封荫,说凌瑞年纪尚轻,眼下在各部观政,学习实务,希望陛下再给他一年时间。

这倒令皇帝颇感意外:“那就给他一年时间,平安,你记性好,到时记得提醒朕。”

陈•备忘录•平安恭声应下。

凌砚出去,皇帝又令人去博兼堂宣陈敬时。

平安一听小叔公要来,灰溜溜地就要告退。

“你跑什么?”皇帝问。

平安道:“您跟他商量什么都行,别让臣听见,回头又怀疑是臣进了什么‘谗言’。”

皇帝道:“他过几日就外放了,怕他作甚?”

“这不还有几日嘛。”平安嘴上说着,脚下不停,话音刚落,人已经跑到了殿外。

吴公公无奈摇头,这世上还有第二个人敢不经允许从皇帝眼前直接跑掉的吗?

皇帝却只是笑骂一声:“这点出息。”

陈敬时不常面圣,但给皇帝留下的印象不浅——陈家最大的逆子嘛。

皇帝也给他赐了座,上来便问:“知道朕为什么召你来吗?”

陈敬时道:“臣愚钝,请陛下明示。”

皇帝道:“宁海府,是黑虎会危害百姓的重灾区,前一任知府已经被撤职查办,现在正在解送进京的路上。”

陈敬时微微躬身,静候下文。

“这个黑虎会,朕登基之初就有所耳闻,在全国都有分堂,朕多次派御史督促清剿,收效甚微。他们与当地的巨室豪族、士绅大户相互勾结,最善将地方官员拖下水,与之同流合污。”皇帝道:“包括这一次,抛开地方官员夸功的成分,朕觉得仅仅是重创,远算不上清剿,远的不说,在京的阁老部堂们每年所收的冰敬炭敬,有多少来自他们的‘上供’?这些是官场陋习,由来已久,暂且不提,但直觉告诉朕,这些犯官背后还有一只更大的手,有一个更大的阴谋。”

陈敬时道:“陛下,地方帮派的确是国之大患,他们盘踞地方近百年,地方官的任期却是有限的,臣听说很多官员与帮派勾结,每年贡献一些名额抓捕上报,以完成朝廷的考绩,更有甚者拿无辜的良民充数。如此一来,反倒使帮派势力更加猖獗。”

皇帝颔首道:“朕想听听你的态度。”

“陛下的态度,就是臣的态度。”陈敬时道:“打击黑虎会刻不容缓,剿的动要剿,剿不动也要剿。”

皇帝欣慰地笑道:“卿虽年近不惑,却常怀少年之心,怪道能写出这本《三侠平妖传》。”

陈敬时错愕抬头,这才发现皇帝桌上躺着他的小说,这本小说从他被革去功名开始,连载到会试之前完成,足有十二册之多。

他感觉天都塌了!

大雍刊印业发达,创作环境开放,大部分小说话本儿里多多少少夹杂对官场腐败的描写,甚至对时政的讽刺,这东西被皇帝看到不要紧,当面拆穿身份可就太尴尬了。

“这是从珉王那里收上来的,他和安宁公主都喜欢,朕十分好奇,便让锦衣卫去查,这才知道是你写的,于是连夜看了几册。”皇帝道。

陈敬时额头见汗:几册……

有这时间补个觉不好吗?

“看完后当即决定,这个宁海知府非你莫属。”皇帝道。

陈敬时:“………”

不觉得太草率了吗?

“朕不觉得草率。”皇帝似乎听到了他的心声:“眼下朝廷需要的官员,要有剜疮割肉的气魄,气魄,比才具更加难得,何况卿的才能虽然还未施展,朕已经可以预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