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愿赌服输吧。

“你……”徐锡亮冷着脸道:“你知道我是谁吗?”

“我不想知道,但你长得跟你祖父实在太像了。”平安道。

徐锡亮倨傲道:“知道还敢这般嚣张,我的礼你受得起吗?”

吕阁老是老来子,双亲已经近百岁了,迟早是要回去丁忧的,在徐锡亮眼里,他祖父几乎已经是首辅了。

平安道:“《会典》说我受得起,我便受得起,你不守规矩,我就参你祖父一本治家无方,反正你祖父被参也不是第一次了!”

徐锡亮脸上转作青白之色。

两人相互对峙,直勾勾地盯着对方,满院众人大气都不敢喘了。

最终,徐锡亮败下阵来,极其敷衍地拱了拱手,闷声道:“陈大人。”

“哎!好后生!”平安朗声道。

监生们窸窸窣窣地开始窃笑,赵祭酒掩口干咳一声,旋即又恢复了一脸肃容。

徐锡亮比平安大了整整十岁,眼睛里几乎要喷出火来:“你还没回答我,为什么在考前单独见祭酒大人?”

“自然是谈论公事。”平安道

“你有什么公事可谈?”徐锡亮问。

平安眉毛一挑:“你算哪根葱?我有什么公事,需要向你汇报?”

“我算……我……我只知道‘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你考前单独见主考,怎么证明自己没有舞弊?”徐锡亮反问。

平安不温不火地回答:“我问心无愧,为什么要证明?倒是你,说我与祭酒大人营私舞弊,有何凭证?”

“是你上个月自称不会写八股文,许多人都听见了。”徐锡亮道。

平安道:“八股文需要学很久吗?不就是六段八个排偶句,随便填一填吗?我大师祖说了,八股是表,学识才是里,只有你这种脑子不灵光还不肯下苦功的半瓶醋,才需要积年累月地研究格律。”

“你敢骂我?!”

“骂得就是你。”

“好了好了别吵了!”赵祭酒眼见日头高悬,两人吵个没完没了,便对徐锡亮道:“徐监生既然说本官有营私之嫌,不如这样,本官为你二人加试一场,尔可愿意?”

徐锡亮道:“加试可以,但学生又没有嫌疑,且已通过了科试,为什么要让学生一起考?”

赵祭酒冷声道:“你乃本次考试的孙山,正好做个对比,若陈平安连你都考不过,本官可以当场将他黜落,并上本请罪。”

徐锡亮感觉被捅了一刀,还捅得很有道理。

他咽下这口气,权衡了片刻,回答道:“学生愿意。”

赵祭酒又看向平安:“你呢?”

“我本来不该自证的,但闲着也是闲着,就陪他玩玩。”平安又问:“但丑话说在前头,若徐锡亮考不过我,是不是该追究他诬告诽谤之罪?”

赵祭酒颔首道:“诬告者反坐,徐锡亮,你可要想好?”

徐锡亮思索片刻:“学生想好了,但公平起见,题目不能由祭酒大人您出。”

“可以,”赵祭酒道,“你来指定一人。”

徐锡亮目光扫过赵祭酒身后的几位官员:“孟司业吧。”

台下一阵唏嘘——孟司业,国子监公认的出题鬼才,常因出题思路过于清奇,导致大片监生拿不到积分——徐锡亮这是要拼个你死我活的节奏啊。

徐锡亮做出这个决定后也有一些后悔,不过转念一想,孟司业的题再难,也跑不出四书五经的范围,他就不信了,他三岁开蒙,寒窗苦读二十年,还考不过一个十三岁的陈平安吗?

书吏搬来桌椅摆在敬一亭的屋檐下,铺纸研墨,孟司业坐下来,在众目睽睽之下,提笔在纸上用大字写了个题目。

书吏举起题目展示给众人看,只见纸上写着:大学之道,天命之谓性,学而时习之,孟子见梁惠王。

满场哗然。

徐锡亮险些惊掉了下巴:“怎么能这样出题?”

孟司业道:“每一句都是出自‘四书’,怎么不能这样出呢?”

赵祭酒也有些惊奇,孟司业显然在刁难他们,这四句取自《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将每本书的首句并作一题,如果将寻常截搭题比作牛唇对马嘴,这道题就是一只四不像的山驴子。

但他也很好奇这两人会如何作答,于是干咳一声道:“已经接近正午了,作文时间太长,你们只需要破题即可,给你们一刻钟时间,过来答题吧。”

两人分坐桌案两侧,书吏给他们分发笔墨,点燃一支线香。

平安略思考片刻,就在纸上写下一行字,然后百无聊赖地等徐锡亮动笔,期间还对对方施展胸有成竹的王者蔑视。

徐锡亮额头见汗,渐渐沿着鬓角滴落在答题纸上。

线香渐渐燃尽,他依然不得要领,眼睁睁看着自己的试卷被人收走,只得在心里默默祈祷,希望陈平安只是胡写一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