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第2/3页)
嬴政就小小握一下拳,李盛抬起一只爪垫和他击掌,然后继续听他背下一篇。
说来也奇怪哦,李盛经历过的几个铲屎官,都是这种精力充沛兴趣广泛而且非常爱学习的卷王。
像嬴政,才六七岁,就已经开始主动学习很多东西了,而且很要强,别说背书练武这种正经事了,连给虎虎梳毛,都要跟着宫里负责豢养鸟兽的人学过。
现在这技术已经很熟练了,李盛每次看着他小小的一个小朋友,还煞有介事地左手梳子右手帕子,都忍不住想笑。
在他的坚持下,子楚宫里的太监宫女们,对梳毛流程比奉茶侍浴都记得更熟。
先用齿最宽的有一掌半那么长的木梳把毛毛简单梳顺,把毛毛里的杂物,比如碎叶子小虫子等等都摘下来,然后再用普通梳子把毛发理顺,背上的毛毛要从前往后一排一排地梳,一般两个人从脊背处分开一边一个。
最后把落下来的毛毛全都归到尾根处摘下来卷起收好(至于这个毛毛要干嘛,李盛也不知道,嬴政小朋友暂时也不知道,但是他坚持要收,为此还贡献了一个精致无比成人手掌大小宽约三寸的玉盒,但是梳了一次就装满了,嬴政惊呆了!)
尾巴可以单独用皂角洗干净用宽大的布卷起来吸干水分,最后胸毛和头上的毛毛还要再用最细的金梳顺一遍。
这边岁月静好,而另一边,嬴子楚正陪坐大殿上,听着大王说起这次的冲突。
祸头子主要是两个,一个是现任楚王熊完,楚国王族男子熊姓,女子羋氏。
另一个则是现在苟延残喘的周赧王姬延。
现在的周王室,已经分裂为了西周和东周,李盛看过资料之后总结:这是一个老人给儿子分家最终自己无家可归的悲惨故事。
要么说一个王朝到最后气数将尽的时候,总会有各种不好的事情,周定王二十八年,周朝王室开始了循环大逃杀。
定王崩逝后,长子姬去疾继位,为哀王;
哀王继位三月,其弟姬叔袭杀哀王,自立为王,是为思王;
思王立五月,三弟姬嵬杀思王,再度自立,是为考王;
考王继位后看着四弟姬子揭,就不由得后脑发凉心底发颤,于是为了保命,干脆将周王室剩下的领地,也就是周地王畿地区分了一半,封子揭于河南,称为西周,相当于用地盘换安全。
但是随着西周国第二代君主,西周威公病逝,西周这群人又开始了传统节目:杀来杀去。
当初祖父那一辈就是这么把土地搞到手的,他们可以,那么作为儿孙的我们也可以!
祖辈们这个模范作用做的不好,后边小辈子孙们都开始不学好了。
眼见着周朝内讧,诸侯国们自然是乐得看热闹,韩、赵两国还掺和了一手,起兵拥护西周王室的次子—公子班,反对继位的公子朝,也就是周惠公。
没办法,周天子迫于诸侯之力,只能又把自己剩下的那一半地盘分了出去,让公子班分出去建立了东周。
周朝的王畿之地本来就没多少,分了两次后,周天子彻底没有落脚的地盘了,于是只能在西周待待,东周待待,就和一个可怜孤苦的老人被两个儿子轮流养老一样。
到了周赧王时期,秦国攻略天下意图吞并六国,楚国为了遏制秦国的发展,也为了报历次蓝田之战、丹阳之战,鄢郢之战被秦国重创之仇,就打算找个名目再一次联合六国抗秦。
思来想去,他去找了周赧王。
周赧王在西周东周来回辗转,已经是穷苦疲弱不已,也早没了昔年天下之主周室之尊的威严。
但是楚国居然给他这个面子,主动来找他,请他以周天子的身份约见各国共抗秦国!
他真的好久没有被这么尊重过了!
周赧王激动不已,不由得畅想了一番他带着大军击败秦军,重现祖辈荣光的美好愿景。
深思熟虑后,他一咬牙,干了!
于是在西周找境内的富户商贾们借了不少钱粮,集结队伍,带着大军出战,但是到了约定好的集结地伊阙后,发现根本没多少人来!
那六国说得好听,但只有楚国燕国派了几万兵马,其他四国连合鬼影都没有!
这打个屁啊!
于是周赧王只能又灰溜溜地回去了,这一折腾,什么都没捞着,可是之前借的那些商贾的钱是要还的啊!
周赧王自己都快活不起了,哪儿有钱还债?大军吃喝嚼用不用钱的吗?早就花完了!
于是周赧王被天天催债,没办法了,只能躲在周王城的高台上不下来,也就是所谓“债台高筑”。
但是秦国是那么好惹的嘛?!
秦国一向是别人不惹事儿,他还要打打这个打打那个,何况这次是现成的借口啊!西周虽然地方不大,但是实在是中原腹地,且政治意义不一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