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六章 南与北(下)(第3/4页)

现如今蓝色小药丸的生产已经走上正轨,和辉瑞的交易也没太多问题了。

辉瑞公司运来的各种二手医药设备也被走私送去了白云山医药厂内,南国药都的框架已经开始搭建。

最困难的时刻已经过去,剩下的便是按部就班。

江明觉得自己就算是继续待在香港也做不了更大的贡献。

于是主动向组织请缨,想要前往更需要他能力的地方。组织经过考虑,把江明派遣至南洋。

他和章莱盛等南洋华商一起回到马来,并且准备着手开设一家专门的中国公司与南洋华商互通有无,且逐步增加新中国在南洋华人中的影响力。

这件事的挑战性明显比在香港做一个人形记账本更高,江明毫不犹豫的就接下了。

他来南洋时间还短,才刚刚租下一个办公室,连组织框架都没好好搭建起来。

不过听闻这个茶室是许多南洋华人聚集的地方,他来此探听消息寻找商机。

听到黄少爷等人如此言论,他实在是忍不住开口反驳:“各位,你们难道不知道在去年冬天美国人的飞机飞跃鸭绿江,对安东市进行轰炸。安东市高炮部队立刻组织还击。十五分钟的时间击落了六架美军最先进的飞机吗?”

“这……好像是听说过。”有茶客犹豫的说道:“但是中国的报道不能作数啊。太喜欢夸夸其谈了。我觉得这里面水分很大啊。”

这个茶客有这样的顾虑也是正常,谁让蒋介石在国民党时期给南洋华人画的饼太大了,大到让南洋华人都消化不良了。

江明却哈哈一笑道:“如果说中国的报道不作数,你们可以去找美国的报纸。我要是没记错的话华盛顿邮报在1951年元旦时候还专门写了1950年的大事件回顾,鸭绿江边上被击落的六架美军飞机就是1950年的一个大事件。”

“新中国不是一个任人宰割的政权,中国人也不该是个任人宰割的民族。你们不必太过于悲观,我就这么说,只要美军敢夸过鸭绿江一步,中国人定要他们头破血流!”

江明的话说的很好,但是仅仅依靠话语是无法轻易改变南洋华人对祖国的看法的。

毕竟蒋介石之流坑得他们太惨了,不说南桥机工了,单单说皖南事变。

为了对付共产党,蒋介石甚至屠杀了三千名参加了新四军的南洋子弟兵。

在不当人方面,蒋介石实在是太超前了,超前到南洋华人都为之胆寒。

他们都已经不知道该信谁不该信谁了。

所以有茶客道:“话说的都漂亮,但是美国那是什么国家?那是世界最强的国家之一。全世界能和美国掰手腕的只有苏联了。”

“对啊,新中国这两年看着发展确实不差,但是比起美国……哎……”

“新中国大约是比国民党强点,但是你要说挡住美国人甚至打跑美国人,我是真的不信的。”

茶客们大多悲观,这不奇怪。

现如今的中国面对美国,谁能不绝望呢?

但是作为一名坚定的党员,江明却道:“百闻不如一见,各位有很多人都已经很久没回中国了吧。不如亲眼回去看看新中国的改变?”

“虽然新中国才刚刚成立两年,但是已经扫除许多中国的陈年积弊。新中国已经取缔了所有赌场和妓院,上海和广州的黑帮都已经被扫除干净。”

“困扰中国几百年的湘西土匪、贵州山匪、广西土匪都被消灭的七七八八了。新中国的工厂在生产各种产品,品很多东西让苏联都啧啧称奇,让美国人都愿意掏出大价钱。”

江明说的话让黄少爷有所意动:“怎么?你有去新中国的路子?”

“办法总是有的。其实新中国想要从南洋招收一批汽车教练。”江明如此说道。

这也是他来南洋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南桥机工在抗日战争时期大名鼎鼎,数千南洋子弟维系着中缅公路的畅通,让国际援助能通过中缅公路运输进来。

这个年代开车是一项非常高端的技术活。

因为现在这个年代的车非常难看,没有和后世那些帮着你方便开车的各种功能。

后世车辆的功能一大堆,什么车到辅助、定速巡航、电子助力、车道保持、自适应控制,牵引力控制、abs、tcs、全自动换挡等等等。

后世的老司机回到1951年多半是开不了现在的车的,至少需要培训一段时间。

不说别的配置了,就说最简单的方向盘助力功能在这年代的车上是没有的。

所以这年代几乎没有女司机,因为没有方向盘助力的情况下,汽车的每一次大幅度拐弯就像是在和一个壮汉掰手腕。

女生几乎是转不动的。而且这个年代汽车小毛病多,且道路上的维修救援也不如后世那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