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这日下朝后,陈今昭亦如先前几番那般,手握玉笏闷着头欲走。对于散朝后如何目不斜视、迅速出殿这项技能,这两月来她已掌握地驾轻就熟。
候在宣治殿外的刘顺眼疾手快的上前拦住。
“陈大人,摄政王在等您过去议事呢,请吧。”
殿前广场处停放了一辆朱漆四驾马车,其他朝臣皆远远绕过而行。便是遥遥路过时,依旧会深深作揖以示恭敬。
车厢未落车帘,里面人端坐着,不动如山的翻看奏折。
陈今昭顺着对方所示意方向眺望了眼,哪怕只是远远看个背影,都不由觉得腿肚子开始打转。
额头虚汗当即冒了出来。她怎么也没料到,那位今个散朝后竟没直接离开,却特意候在那堵她!
“我今个的确是有事。”她压根不敢过去,因为她已经一连五六日躲着没去昭明殿了,着实怕那位正憋了一肚子火等着对付她。遂磨蹭着不肯过去,还试图小声说服刘顺,“大庭广众下我过去也扎眼不是?大监,你跟殿下说说,待我忙完手边的活就会过去。”
刘顺对她这一套说辞,已听得双耳起茧。
“奴才还是那句,您跟殿下亲自说去罢。”他扯动面皮,又有些皮笑肉不笑的模样,“对了,今个守宣治门的多了些人,您仔细瞧瞧。”
一句话,成功阻止了陈今昭欲逃的脚步。
急抬眼望去,就见远处宣治门处,金甲卫的身影赫然在列,正虎视眈眈的候在那。
刘顺见对方被震住的模样,可算心气顺了。
他老胳膊老腿的确是逮不着动若狡兔的探花郎,但金甲卫可以啊。这两月来,他可算见着了这位陈探花的行事是何等的阳奉阴违,旁人在殿下那里是事不过二,而她在殿下那却是有一就敢有二。
若不是真将殿下惹急了,那殿下今个又何至于亲自堵人。
他脸上熟练的挂起了谦卑含笑的面具,好心提醒,“公务紧要,千岁殿下大概还能再等三息的功夫。”
陈今昭打了个激灵,再不敢耽搁,急着脚步提心吊胆的往马车的方向奔去。
刘顺瞧着人被拽上车后,马车的车帘与窗牖接连合上,接着四驾马车驶离宣治门逐渐消失不见,便也不耽搁时间,直接赶往昭明殿提前布置去了。
昭明殿的内寝门关了一日一夜。
这次过后,刘顺每次过去请人明显顺利了许多。
但好景不长,堪堪没过上半月,他就眼瞧着那陈探花又开始故态复萌。
这不,她人出殿时明明余光瞄见了他,可还没等他近前,人就已飞快跑的没影了。
刘顺都想叹气了。他是没招了,除了殿下谁也治不了她。
陈今昭下值后,小心往屯田司外头使劲瞧了又瞧,好在没见着来堵她的马车。她拍拍胸口舒口气,往外走的脚步都带着轻松。
夕阳西下,落日余晖美如画。
长庚驱车载着她,一路回到了永宁胡同。
这个时辰家家户户燃起了炊烟,只是较之往常,今日的胡同显得格外的安静。
青篷马车停靠在了陈家小院前。
“咦,倒是罕见,竟不见稚鱼与呈安他俩出来。”
跳下马车的陈今昭奇怪的往虚掩的两扇院门处瞧了眼,往日听见马车的动静,他俩可是会急不可耐的会跑出来迎她。长庚边把路上买来的几兜点心帮忙拿下车,边道了句。
今个怎这么安静。
“是不是小姐与小少爷又吵架了。”
陈今昭就道:“这不可能,稚鱼这一年懂事多了,早就不与呈安吵了。走,进去瞧瞧去,看看他俩在家里做什么呢。”
推开虚掩着的院门,陈今昭笑着喊道,“稚鱼,呈安,我回来了。”
没有人回应。
放眼看去,陈家小院空空如也,不见一人。
陈今昭心中疑惑,不自觉加快了步子,朝着同样虚掩着门的堂屋方向快速走去。刚一推门入内,却遽然惊见到躬身候着的一熟悉人影。
她震惊的看着他,一时竟忘了反应。
刘顺面带笑容的朝耳房处示意了下,而后就躬身退下。
退下时,还带走了后头那提着点心、一脸懵着的长庚。
关门的声响让她猝然回神,这才仓皇四顾,不大的堂屋一如既往,只是往日这个时辰那张圆桌上该摆满了饭菜,可此时却干干净净。
她的家人哪里去了?
脑中冒出这个念头时,她心中陡然一慌,下意识就朝耳房看去。轻薄的布帘从墙壁上的挂钩上垂落下来,四周光线昏暗让人看不清里面情况,但她知道,他在里面。
来不及多想,她急着脚步过去,一把掀开了帘子走进了耳房。
屋内就点了半截蜡烛,但同样光线昏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