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第3/3页)

或许寄信之人不清楚变革土地的具体内容,所以没在信上明说,但提及首倡书,她的脑中却迅速闪过两个政策一一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纳粮!

这是她昔日呈于御案,却没了下文的倡议书。

两个政策的威力何其大,没人比她更清楚,会对世家乡绅造成何种冲击,也没人比她更清楚。

她不知鹿衡玉首倡的是二者中的哪个,前者还是后者,抑或是两者,但无论哪个,都是动了人的根基,势必要让那些人恨之入骨,恨不得让他死无葬身之地!

脑中阵阵发晕,她捏着密信坐在桌前缓了好一阵。

她本以为,即便要行这两条国策,好歹要等到国朝再稳定些,待到国库充盈,能经得起数场连战的耗费之时。如何没想到,这般早就要伸出土地变革的触角。

为时太早了,实在太早了。

早到首倡者很可能就会成为垫脚石!

天下世家何止千千万万,明枪暗箭让人躲不及也防不及,首倡者更是要受他们群起而攻之。最有效的措施就是变革的同时,朝廷亦起兵威慑,反一个打一个,杀鸡做猴一路推进,由此成功率方能超过半数。

但关键是,如今国库不算丰盈,粮草、钱财能撑得过一场、两场、乃至三五场的仗,但撑不起十几场甚至更多的战役。

而世家遍布九州,一旦全都将他们激反,届时天下烽烟四起,朝廷势必就要连战。

所以,她才说现在推行这两项国策不是时候,太早了。

一旦事有不逮,鹿衡玉这个首倡者,很容易就成为垫脚石,倒在变法的路上。把密信凑近火苗,看着它成为了一抹灰烬。

这一夜,陈今昭在桌前坐到了天亮。

翌日,她在屯田司里一直待到了下值。出来后,让长庚驱车带着她,直抵东街沈府。

土地变法一事,是绕不开户部的。

如今她也总算明白,为何自沈砚升任户部左侍郎后,就一直在忙。具体忙的什么,已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