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第2/5页)
那会食客没说全心里话,意思这酒名字一听就跟浊酒差不多吧,那青梅酒同甜醪糟米酒差不多,小孩女郎夫郎们喝的,但都是老食客,对汤家馆子有感情,开业第一天,还打八折,来都来了要点。
每桌都点了酒。
高粱酒五两的酒壶要百文,青梅酒一百二十文钱。
食客当时还有点觉得贵了,酒肆里人家都是按升、半升的算,你这儿按两,汤老板这酒……听着不像是好酒啊,咋要这般贵?
但还是那句话‘来都来了’、‘汤老板可算是开业了’、‘大喜日子捧个场’。
汤家烧了一批素净酒壶,五两的容量二百五十毫升,并着小酒盅,酒一上来,斟酒倒在小酒盅中,爱喝酒的老食客一看就不对劲,还以为上错了,这是水吧?
但是不用凑近也能闻出浓浓酒味来。
原先不当回事的食客立即认真起来,端着小酒盅凑到鼻尖,先闻,酒香四溢,再品一口,入口辣却不烧,酒滑过喉头绵润,口中留有酒香……
“好酒啊。”
“这酒真不错。”
“好啊,这酒好。”
同一时,大堂赞赏纷纷,以前在酒肆能喝一升的量——一千毫升呢,谁知道在汤家酒楼,喝了小半壶就给撂倒了,嘴里嘀嘀咕咕嘟嘟囔囔还说好喝、香。
至于那青梅酒,带着青梅的青涩滋味,后味更是足,香。
今日凡是在汤五哥小酒楼喝过酒的食客们,再也不会说一个贵了,简直是——在酒肆里花百文钱买的一升酒,万万不如汤老板这五两。
酒量不行的当时就被撂倒被友人架着出了酒楼门,酒量好的是满面红光,结账时大声跟小老板说:你这儿酒好,该信汤老板手艺的。
……
想到白日一切,睡前铁牛跟夫郎说:“明日来买酒的人定要多了。”
“不能卖外带,卖了就没了,就一百六十多斤,还往外送了一些……”汤显灵说。这酒要喝到年底,过年了他再酿。
铁牛包着自家夫郎,笑说:“知道,不卖外带打包,不过来咱家吃饭的客人指定会越来越多。”
本来自家生意就好,现如今有了酒水那是如虎添翼。
果不其然,第二日时,一大早就有熟客直奔酒楼。
汤老板:???抬头看天,这才八点多,昨日开业八点多不算早,今日八点多那是吃早饭的功夫啊。
铁牛在前头招呼客人。
好在汤家跟酒楼还不一样,酒楼不供羊杂汤面条这类——嫌这些太低档,都是寻常小饭馆做的吃食,来酒楼吃什么馎饦面条馒头?
汤五哥这是小酒楼,以前怎么干现在还是怎么干。
前头食客坐下,满脸的喜色能看出兴致好,逮着小老板滔滔不绝:“……你家高粱酒真是好,我昨日都不知道咋回去,按道理喝多了今个肯定不能早早起来早早出门,结果你猜怎么着?”
铁牛不猜,在旁笑着听老食客讲。
这位大早上能来他家酒楼吃饭就知道状态好着呢。
“可精神了,头也不疼,我以前喝烧刀子喝的我吐的哪哪都是,胃里难受睡醒了头疼的厉害跟被人拿斧子劈开似得……”
说了一圈,然后买酒。
铁牛闻言笑了下。老食客一看:“嘚,我就知道你家肯定不卖,我还想着兴许限购呢。”
“统共酿了一百多斤,要用到年末,我家老板过年时休息才能酿酒。”铁牛回。
老食客:“诶呦,我现在既想汤老板多休息,可一休息我这儿吃不到饭了,你家老板真是做什么都比旁人做的好。”
“谢谢您夸。”
“那再来一壶酒。”老食客说。
铁牛:这才八点。
老食客嘿嘿笑,“我喝不完打包。”又晃了晃自己带的酒葫芦。
这可真是他家老客人了,知道怎么能拿到酒且汤老板和小老板也不会反对不卖。
“我给您上点粉汤?”铁牛见大早上,主动提议,“早上蒸了包子,粉汤是大骨头汤熬得,下的红薯粉。”
老食客一听,肚子也饿了,一觉醒来光顾着惦记汤家的高粱酒,还没吃早饭呢,当即敞开了姿势,说:“成,由着小老板安排,我也是有口福了。”
以前奉元城管带馅的叫馒头,但汤家习惯叫包子,后来叫着叫着,食客们也跟着汤家习惯走——就好比做五休二,现在都知道数着日子来汤家吃饭。
就是开了小酒楼,做五休二还没变。
汤老板是个倔脾气人,不是那等没日没夜爱赚钱的——这也好,时不时酒楼还能出个新花样,享受的也是食客们。
早上大灶蒸了包子,红油豆腐粉条馅,配着大骨汤熬得三鲜汤,里头下了红薯粉豆腐白菜还有炸过的丸子,汤是清淡没辣椒的汤,喝起来胃里舒坦,觉得没滋味了,再咬一口包子,红油香辣,两者循环吃,吃完舒坦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