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哪只秦王在舞剑?(第2/3页)

他的眼睛灼灼如火,紧紧盯着嬴政的每一个剑招,心里一瞬之间就推测出对方许多变招,而后剑随心动,忽然上挑,避开长剑锋芒,刺向嬴政左腿。

天下对局的道理其实都是一样的,避实就虚,变幻莫测,携势如破竹之锋锐,猛击对方弱点,是李世民最拿手的事。

若不是身高不够,这一剑本该刺心脏或刎颈。

“不错。”嬴政忍不住夸了一句。

长剑随之削过去,好似一道不痛不痒的雷霆,打在黄昏的海面上。双剑碰撞时,发出一阵嗡鸣,空气中似乎都荡起了无形的波浪。

李世民不动声色地化挑为横,转攻为守。

嬴政轻笑一声,漫不经心地施加压力,泰山压顶一般,将他的剑直接压下去。

好霸道的姿态,真心让人毫无还手之力。

李世民调整重心与步伐,迅速抽剑后退,惊叹道:“阿父好厉害!”

“这就认输了吗?可不像你。”这小孩鬼主意不是多的很吗?

孩子乖巧举手:“可以用暗器吗?”

“不可以。”

“那可以用弓箭吗?”

“也不可以。”

“可是我们实力悬殊,硬碰硬我太吃亏了。以己之短,攻彼之长,可不是智者所为。”

“然,我在教你剑术。”

“好吧。”李世民放弃了所有帮助他取胜的盘外招,只一心一意练起剑来。

时不时的,会拖到夜幕降临,天悬星河,练到他手都抬不起来才结束。

但李世民从不叫苦,因为他知道,没有一滴汗是白流的。

正如此时此刻,等蒙毅取来仿太阿的短剑,他从容自若地拔剑而起,踢剑悬空,反手接剑,踩着鼓点疾步而舞。

所有人屏气凝神,好像看到春日的梨花纷纷扬扬地落下来,凝成盛夏如水的月光,萦绕在他剑尖,四季流转的星光与花香,和着过去的秋风,倾泻而出。

剑气纵横,飘飘洒洒,仿佛流风回雪,云破月来,恣意潇洒,美不胜收。

那是李世民的剑,也是嬴政的剑。

众人无不入神,在编钟与鼓点里心脏嘭嘭直跳,竟觉得那剑气如虹贯日,势不可挡,明明充满了观赏性,也毫无杀气,怎么会让人心旌神摇,无法自已地激动起来呢?

齐王看得目眩神迷,手中的鼓点不禁越来越快,连带着乐师们为了迎合他,也调整节奏,将那威风凛凛的凝重曲调急速敲击拨弄,本是千军万马蓄势待发,转变成了两军交战紧张激烈。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本刻意隐藏的杀气几乎要弥漫开来。

这可不行,再奏下去跟要开战似的,不利于会盟。

嬴政一个眼色使过去,李世民就心领神会,似乎一个失手,长剑(对他来说很长)脱手而出,刺入柱子里。

“哎呀。”小太子不好意思地一笑,连绵不绝的剑势瞬间消失,鼓点与节奏也跟着缓慢下来。

他跑过去拔剑入鞘,抱歉道:“我学艺不精,让诸位见笑了。”

田建赞叹不已:“若不是亲眼所见,我是万万不会相信这般年纪的幼童竟有如此剑术,舞得好啊,好极了。”

嬴政微微而笑,谦逊道:“幼子拙劣,连剑都拿不稳,不值得齐王这般夸赞。”

“该夸,正如这宴上的吃食,也精致美味得远胜过临淄宫,怕是连郢都也比不了。”

临淄在齐,郢都在楚。楚国那可是精致到头发丝的国度,好华服美食雅乐,精益求精,拿楚国来比,看来田建是真的很满意了。

齐王满意,秦王也很满意。

翌日双王于上林苑游猎,顺便小小地彰显了一下秦国的武力。

秦国军力之强,六国没有不知道的,仅仅拿出一小部分中尉军,由年轻的蒙恬率领,步兵列阵,战车浩荡,骑兵冲锋,弓弩齐射……

杀声震天,呼喝雷动,烟尘滚滚,遮天蔽日。

嬴政轻轻抬手,以袖掩了掩孩子的脸,避免烟尘飘进他的眼睛,轻描淡写地注视着田建无法言喻的表情。

震惊、忌惮、羡慕、恐惧、庆幸……不一而足。

最后只化作一句:“好在秦国不是我们齐国的敌人。”

“正是如此。”这就是嬴政想要的,威逼利诱,加之一点点军事恐吓,让田建坚定会盟的决心,并且回国后也支持后胜这帮亲秦派,打压主战派,在接下来秦国的对外战争里保持沉默。

这就够了,等秦国把五国吃完,齐国也就不战而降了。

阅兵完毕,嬴政令人放出圈养的一群野兽,邀请田建打猎去。

齐王缓了缓心情,欣然应允。

“没有熊吗?”李世民从斗篷里冒出一个脑袋,小声嘀咕。

一到冬天,长辈们就恨不得里三层外三层把他裹成球,出门必备厚厚的裘衣披风,还怕他受风,特意增加帽子,常常闷得他一头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