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几根草都要到处送
最后白罴因为这个稀奇的毛色,惹得李世民看了又看,甚至很想上手,幸运地得以幸免,继续养在上林苑。
嬴政很无语:“不是你说要熊皮的?”
“可它的脸圆圆的,很可爱嘛。”
“黑熊、狐狸、鹿、兔、貂……就不可爱了?”
“呃……这些都很常见啊,没什么特别……”
物以稀为贵这件事,在大部分人、尤其孩子那里,有天然的道理。就像李世民会拿一般好看的小石头去扔田鼠,但不会用“飒露紫”和“黄河小龙石”。
嬴政懒得理他,纵马向有鹿的方向奔去。
逐鹿,逐禄,涿鹿之战,也许是因为功名利禄的谐音,亦或者是与黄帝蚩尤的涿鹿之战有关,总之,在几十种猎物里,“鹿”这种浑身是宝,好看又好吃的动物,逐渐被赋予了不太一样的意义。
秦王与齐王在上林苑逐鹿,左右奔走,狼奔豕突,鸡飞狗跳,吓得那鹿急奔如飞。
为了给千里迢迢来到秦国的客人一个良好的狩猎体会,嬴政甚至让了一手,故意弯弓搭箭但不射出,等田建的箭先离手但射偏,才好整以暇地一箭毙命。
要么不出手,只要出手就一定要置猎物于死地,这就是秦王及秦国的行事准则。
“他的箭术好烂哦……”李世民悄咪咪吐槽。
当今天下,攻伐频频,是以七国之君主,多多少少都要学习骑射,别的不说,万一哪天打输了,是吧?骑马驾车逃跑,跑起来都要快一点。
——这是刚需。
但齐国,不仅仅是田建,他带来的使者大夫们,也都有点像空心的萝卜,外表看上去没什么问题,都像模像样的,一旦上了餐桌,问题就全暴露出来了。
那鹿自然归属了秦王。
而后以嬴政为首,秦国这边都表现出了谦让的美德,回回都让一次两次,一个猎物也不争,哪怕兔子都快撞马蹄上了,也等后面的齐人赶上来先捡。
“我感觉我不骑马都能追到那只白兔。”李世民戏谑。
“贵客当前,不得无礼。”嬴政疑心他拿“白兔”玩笑。
李世民摸摸“白兔”的头,看看地上逃窜的白兔。
那么近的距离,田建硬是让兔子逃之夭夭了。
啊,这,这很难评,李世民只能祝他成功。
秦国这边甚至有余力挑挑拣拣,选起猎物来了。
“野猪好难吃的,肉都嚼不动。”
蒙恬正要张弓,闻言默默地看向嬴政。
“挑三拣四。”秦王随口一句话,掌中之箭已然离手,随即左右响应,三面的箭都如雨下,把那凶猛的野猪射成了刺猬。
“真的很难吃,做成肉炙吧,嚼不动,上次我给无忧带了一些,她就吃了一口,就再也不吃了。”
“你给人家小女子带野彘肉?”嬴政侧目,“不是有鹿兔?”
“都带了呀,我想着把不同品种的猎物的肉,都带给她尝尝……结果我们一致认为,野猪肉是最难吃的。——扶苏也这么觉得哦。”
“扶苏……你说草是甜的,他都得跟着咬一口,说真甜。”嬴政已经看透这兄弟俩的相处模式了。
“但是茅根草真的是甜的。”
“那也不是你们四月蹲在河边蹲两个时辰,拔了几百根茅根草的理由。”
“多有意思啊。”李世民快乐地回想。
“你们自己吃也就罢了,还到处送。”
嬴政真的不想回想,两孩子锦囊塞得满满的,两只手里全是细细长长黄黄绿绿的茅根草,走到哪送到哪,到处送人邀请别人品尝的场景。
一度让他怀疑,他是不是养了两只羊?
在家丢脸也就算了,偏偏太子的社交圈太广,到了第二天早朝,上朝的大臣们互相问候的句子竟都变成了:“你收到太子赠的茅根了吗?”
“我从廷尉府回去的时候看到了一把。”
“那我应该比你早点,我在国尉府的时候,太子就过来了,他说正好去王家路过。”
“我也有。”
“!你从哪冒出来的?”
“太医令与医丞似乎也有,我去请医的时候,他们在熬茅根柘(甘蔗)水。”
“还能这么吃?是有什么好处吗?我吃了一根,感觉没啥味道,就送家里小儿了,他倒是很欢喜。”
……
多荒唐啊!几根草也好意思到处送,嬴政都觉得丢脸。
“阿父!看!凤凰!”
“那是鵔鸃。[1]”嬴政随着他手指的方向看过去,“赵武灵王曾做鵔鸃冠,赏赐给近臣。”
“那肯定很好看了。”李世民眼巴巴,“可不可以让我用一下弓,我想把这个送给阿母。”
嬴政看己方的猎物也够多了,宽容道:“可。”
于是脸红得跟柿子似的小太子总算得以松快松快,扒拉开碍事的斗篷,像一个主动脱外套的玉米,高高兴兴伸出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