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装哑巴的小太子
“你喉痛?”
李世民摇摇头。
“那你怎么不说话?”嬴政很稀奇。
他养了这孩子好几年了,什么时候见过对方在正常情况下这么安静过,问问题都不开口,这太反常了。
“那你……”嬴政仔仔细细打量孩子一遍,从头到脚扫描完毕,各种猜测在心里轮一圈,差不多就有数了。
“你门齿掉了?”笃定的疑问句,一点疑问的感觉都没有了。
李世民鼓起脸颊,郁闷得不说话。
“过来我看看。”嬴政含笑,放缓声音。
李世民才不过去,嬴政每次把他骗过去打都是这样出奇的温柔,态度好的不得了,一抓住他马上晴天霹雳,凶巴巴的。
嬴政一看不管用,也不急,心平气和地开启新话题:“桓齮的军报到了,他欲引漳水灌城,筑堤时被赵军发现,设伏歼敌过万……这是你的主意?”
李世民点点头,又摇摇头。
“这是何意?”嬴政故意问他。
包袱太重的小太子哒哒哒跑回桌案边,写字交流,举起来给嬴政看。
“引漳水是桓齮将军的主意,我只提了设伏。”
他的字越练越好了,乍一看有些像李斯给的标准篆体,轮廓优美,线条流畅,但他写出来更如流水行云,笔触颇为飘逸,不像李斯那么规整。
嬴政打开密封的黑袋,吸引李世民过去看。
他用手扒拉他父亲,眼巴巴地把脑袋凑过去,殷切地想问这是谁的,但嘴唇一张,就觉得某个地方呼呼漏风,于是马上就闭上了嘴巴。
嬴政撇他一眼,略有点好笑。
“是王翦的,他已经夺取了橑阳。”嬴政心情愉悦。
李世民兴高采烈地无声欢呼,看看王翦的,又看看桓齮的,忽然觉得不对,赶紧问:“杨……杨端和呢?”
他一出声,就感觉没牙的位置在漏风,发音都怪怪的,于是声音便一个字比一个小,细声细气的,说不出的别扭。
“什么?”嬴政假装没听到。
李世民幽怨地瞅瞅他,把丝帛的地图摊开,指着邺城,手指点啊点,快戳出残影了。
“邺城打下来了没?”他着急地小声。
“等你门齿长出来,就打下来了。”嬴政嫌弃他无比做作,掉个门牙还怕人笑话。
谁在乎一个小孩掉不掉牙,说话时牙齿好不好看?
就他多事,奇奇怪怪的。
“要那么久吗?”李世民嘟嘟囔囔,沮丧地趴在嬴政腿上。
“起开,热。”
黏糊糊的缺牙齿小太子用脸蹭蹭嬴政的衣服,舔了舔空空如也的缺口,不开心地翻过来,顺着嬴政的腿滑到垫子上,像一团流动的猫猫虫。
嬴政顺手捏住他的脸,逼他张开嘴,看了看这新新旧旧的一口牙,大致有了数,就把孩子放生不管了。
“医丞说莫要去舔新齿,忌生冷辛辣。你可知否?”
“知——道——啦。”李世民拖长声音,在垫子上滚来滚去。
到底有什么好滚的,乐趣何在?嬴政不明白,在他来回滚了三圈后,无奈道:“不是要奏乐吗?”
“哦。”李世民一个鲤鱼打挺,轻快地跳起来,抱着琵琶坐回来,刚要试音,又想起来,“不对呀,杨端和呢?阿父还没有告诉我。”
“与桓齮合兵围邺,目前还算顺利。”
“我还以为进展能更快些。”
“杨端和与王翦皆稳重,不会冒进。赵国是块硬骨头,慢慢啃也无妨,寡人有的是耐心。”
在打天下这件事上,秦王有无尽的耐性,一场大仗打个一年半载很正常,两年三年也不是不行,只要能稳得住战线,最终取得胜利,与敌人耗国力,秦国也耗得起。
这与李世民的作战风格完全相反。他从来不爱打持久战,那样成本太高了。
但此一时彼一时,秦赵之间还有得磨。除了等,李世民也别无办法。他现在太小,也不能直接跑到战场上去,干涉战局。
他横抱着琵琶,让其向下倾斜,左手按弦定音,右手轻轻捏着拨片,掌心如同虚虚握着一个不存在的鸡蛋,有种奇异的既生疏又熟练的矛盾感。
嬴政好奇之心顿起,短暂地放开满桌公务,定睛凝神,问道:“不能用手拨吗?”
李世民微怔,努力想啊想,不确定道:“好像可以?——啊,是可以的……”
有人给他用拨片奏过,也有人用手弹过,似乎是改进了演奏方法。
“有何不同?”
“大概,手更灵活,但是弹久了手指会疼?”
“奏来听听。”嬴政还是有点期待的。
李世民随手拨弄了一段,拨片自上而下快速划过,左手本能地控音,不必思考,思考了反而会断掉这种默契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