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流浪猫的花语是手慢无(第3/4页)
李牧惨淡地动了一下唇角。
他真希望自己不会思考。
“赵国已经失去民心了。”李世民一锤定音,“一个失去民心的国家,是很难再团结起来,共同抵抗什么的。黔首光是活着,就很难了。他们的苦难,不是秦国造成的,自然也不会奋起反抗,怒而抗秦。”
李牧长久地沉寂下来。
李世民叹了口气,耐心地笑问:“将军无话对我说吗?”
“……说什么?”
“说你很欣赏我,感谢我拦住了庞煖将军,又关心你的家人,还屡次对你手下留情。”他故意道。
“强词夺理。”李牧面无表情,“难不成我还要向敌国太子致谢?”
“现在不是敌国了,李牧。”李世民含笑看着他,自然而然道,“你所在的这片土地,现在是秦国的。你,在秦国的土地上。云中一切如常,我没有在战场之外,伤及任何普通人。就冲着这一点,你是不是心里松了一口气?”
李牧其实真的松了一口气,两害相权取其轻,比起屠城杀降,他当然更希望听到这个结果。
李世民为他打开了窗户,散散血气,让他可以看到外面的天光。
“三月都快到了,柳树才发芽,北地的春天来得也太晚了……你的药要不要热一下?冷着喝很苦的。”李世民随口抱怨了一句,又笑道,“需要我喂你吗?”
李牧默然摇头,比起被这凶残的小老虎喂,他还是自己喝吧。
药已经放了很久了,所幸还有余温。他一饮而尽后,就看见闲不住的少年郎拽了两根柳枝过来,揪断,挑剔地上下扫视,然后不知从哪翻出一个陶瓶,插进去,还顺手摸了摸,摆在桌上。
“没有水,很快会蔫的。”李牧忍不住提醒,提醒完又觉得自己多事,这种破事为什么要开口。
李世民好奇地凑过来,把李牧看了又看。
李牧被他看得浑身不自在,不解地回望。
“将军你真的是个很好很好的人哪。既有血战到底的勇气,也有怜惜草木的温情,连折下来的柳枝,都希望它们能活得久一点。”
他无比真诚地夸赞,然后让人送了点清水过来,加在陶罐里。
“现在有水了。”
李牧久久地凝望着他,李世民丝毫不觉得不好意思,大大方方让对方看,还笑着玩笑道:“将军是要夸我长得好看吗?”
李牧没有夸他长得好看,而是很轻很慢地叹息,喃喃:“若我的主君是你就好了。就不会……”
“现在你的主君,已经是我了。当然,还有我阿父。”
李世民笑如春风,拂过山河与冰雪,于是那残雪消融,冰皮始解,波色乍明,如镜初开,娟然新展。
春山可望,万物复苏。[1]
“云中和代郡的春天,将军不想看一看吗?”
李牧看着那发芽的柳枝发了会呆,见不得他如此得意,淡声道:“你做先锋跑到云中的事,秦王同意了吗?”
太子灿烂的笑容一僵。
“你三番两次涉险,秦王知道了吗?”
“呃……”
“不知我有无机会向秦王上告?”
“什么?你也要告?”
“为了告你,我也得努力多活两月。”
李世民:“???”
怎么可以这样?难道他真要当众被打屁股吗?
邯郸城破,嬴政可就过来了啊!
完蛋!
[1]出自明袁宏道的《满井游记》和王维的《山中与裴秀才迪书》,有改动。
地府小剧场:
水镜切到咸阳宫,秦王嬴政盯着王翦的奏报,神色凝固了。[裂开]
他猛然起身:“来人!”[害怕]
蒙毅迅速过来:“王上有何吩咐?”
“传蒙武!快!”
“唯。”
蒙武急匆匆赶过来,不明所以道:“王上唤臣何事?”
“你马上出发,带着寡人的兵符,以最快的速度到上郡,领上郡全部兵马,赶往云中城!”
“全部兵马?赶往云中?”蒙武吃惊。
嬴政三言两语交代清楚,叮嘱道:“要快!一定要快!那小子来去如风,蹿得比狗都快,你必须尽快赶过去。”
“可是上郡兵马皆由臣领走,那上郡防守不就空虚了吗?”
嬴政踱步振袖,内火中烧,勉强冷静了一点:“那留一成。”
“臣领命!”
几位秦君边看边点评。
“蒙武派出去了,咸阳宫守卫咋办?”
“蒙毅兼任?”
“中郎是文官。”
“有什么关系?文武不分家嘛。”
“看政儿急的,一刻也耽误不得了。”
“要不是他自己现在不能过去,怕是恨不得亲征了。”
“别别别!千万别!一个太子已经够了,秦王再跑去赵国战场,万一出事,大秦就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