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他要不要把藤条拿走?(第3/3页)
这一方赵王宫里,终于只剩下了他们父子二人。
嬴政无声地叹了口气,心好累,渐渐平静下来,问:“你觉得我该怎么处置你?”
李世民眼巴巴地抬眼看他,唯唯诺诺得像只小兔子,弱小、可怜而无助,耳朵都垂下来了,乖乖道:“阿父想怎么处置都行。”
可惜因为赵国还没有完全平定,庞煖和李牧如今不在,看不见这一幕。
真可惜。
地府小剧场:
武王嬴荡炸了:“他骂孩子就骂孩子,为什么还要带我?我招他惹他了?”
他弟弟嬴稷大笑,笑得前仰后合:“让你举鼎,砸脚了吧,病了吧,没了吧?历代秦王哪个不引以为鉴?不拿你举例拿谁举例?”
“武王”的这个“武”字,就可以看出嬴荡是个多么崇尚武力、且好战的君王,他死得很仓促,也很年轻,嬴稷与他不是一个母亲生的,当时在外做质子,也是费了一番周折才回国夺位的。
所以兄弟俩到了地府还时常拌嘴,倒没什么仇恨,纯粹闲得慌,又是亲兄弟。
嬴荡骂骂咧咧,气得很:“关我什么事?看个热闹都能笑话?”
“武王莫气,我看王上就是随口那么一说,主要是为了教训太子。”张仪笑眯眯揣手,“哎呀,太子太优秀,也有优秀的烦恼哪,关又关不住,打又舍不得,一鞭子下去,自己先心疼了,这可怎么是好?”
“心疼也得打。”嬴渠梁是最坚定的那一个,“否则目无法纪,早晚闹出大事。商君以为呢?”
“确实得严加管教,太子终究不是将军,职责不同,不能任他胡来。”商鞅赞成。
“我可不觉得。”嬴稷反对,“打两下意思意思得了,这么点年纪,就能立这么大战功,不得好好夸夸?”
“还夸?”子楚惊讶,“还怎么夸?再夸飞天上去了。”
“各归各的,边夸边打就是了,手跟嘴又不妨碍。”宣太后逗着猫随口道。
嬴柱摇头:“你们太溺爱孩子了。真出事的那天,可没处后悔去。”
“下次让他坐镇中军,不许带兵冲锋。”白起思量着,“这样既不浪费他的天赋,也安全得多。”
“这个可以。”
“我看行。”
“所以没有打屁股看了吗?”宣太后十分惋惜,“我等了很久呢。”
“政儿还有事呢,他不是专门过来打孩子的。”子楚凝视着水镜,有些愧疚地叹息,“邯郸终于打下来了,政儿也终于能高兴点了吧?当年之事,我亏欠他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