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贴脸开大
熟悉的头疼和心梗击中了嬴政,他下意识回想了一遍刚刚与华阳太后的对话,生怕说了什么不该说的,让这混小子记住了,以后拿来学舌。
华阳太后乐呵呵地坐正了,精气神一下子好了很多,连忙招呼道:“快进来暖暖,外面冷。”
一时间,周围全都忙了起来,添炉子的、烘衣服的、上点心热汤的,络绎不绝,有条不紊,方才极静的氛围立刻就被太子一句话打破了。
倒不是说没有给嬴政准备这些,但秦王在的场合,做事的宫女宦者往往都要更轻手轻脚,桌上的点心从热放到凉,他也不会用一口。
太子脱了雪白的狐裘,十分自然地坐在他俩中间,未语先笑:“祖母继续说,阿父有多可爱?比我还可爱吗?”
好恶心啊这小子,怎么能张口就来?嬴政匪夷所思。
他酝酿了半天,好不容易才说出口的话,自以为已经很煽情了,结果太子随口就来了一句。
“是你阿父九岁的时候。”华阳太后乐开了花,眼角眉梢都是笑意。
“小小只的阿父,肯定比我矮多了,可以一把拎起来抱走!”
“自然要比你现在矮一些,但恐怕你也抱不走。”华阳太后与太子咬耳朵,“很凶的,小小年纪,就有虎狼之势了。”
嬴政假装没听见,端起了手里的茶杯。
“哦。”太子充满好奇,带着夸张的敬畏,小小声道,“凶巴巴的小美人,肯定很……”
很欠揍!
秦王冷笑一声,幽幽的寒气便从太子脊梁骨窜了上去,某个地方仿佛突然就疼了起来,逼迫他咽回了剩下的字音。
华阳太后忍俊不禁,笑语不绝:“可惜当时没有留下画来。”
“我可以画!”李世民跃跃欲试,“现在就可以。”
嬴政挑眉:“现在?”
“不急,先喝碗枣姜汤,再用些吃食……”
“画什么呢?那时候阿父经常去哪里?”
“明堂。”嬴政与华阳太后异口同声。
太子豪爽地干了碗热汤,卷起袖子就开始做准备工作。
“明堂我去过好多次,这个我会画。”
那是咸阳宫藏书的地方,从前堆满了竹简,公子政就端坐在那日光照亮的烟海中,脊背永远挺直,一列列,一卷卷,如饥似渴地学习着知识。
他的衣裳色调总是偏沉,玄色的袖口当露出赭黄来点缀,画面上还要有一点朱砂的红色,在下摆那里层叠地露出来少许,这样就不单调了。
李世民一边画,一边盯着嬴政,再画,再盯,盯得嬴政都无语了。
“你哪来这么多颜色?”
“有些是少府的,也有些是无忧送我的。我现在有十几种颜色可以作画了,是不是很好看?”
华阳太后最给面子,笑得合不拢嘴:“好看,这画得有几分神似了。”
李世民不是专业的画家,但他太了解嬴政了,这个衣裳与姿态一出来,十岁左右的公子政就跃然纸上。
因不擅长画面目,他就偷懒,重点落在这公子专注凝神、浑然忘我的神韵里。
嬴政以挑剔的眼光去看,自然能找出一堆毛病,但奇妙的是,这画里的公子,但凡见过他的人,都能联想到他身上。
“阿父画好了,我再来画祖母。”
“还要画我?”华阳太后吃惊。
“祖母那时有到明堂去过吗?”
“没有进去过,只在外面停留,见你父一直在读书,也就没有打扰他。”
“那我就把祖母画在这里啦。”
片刻之后,一位衣袂翩跹的青衣贵妇人,就出现在了这书海之外。
她脚边盛开着一簇簇兰花,石青色的颜料晕染出靓丽的色彩,让这裙摆没入花丛里,连那蝴蝶也分不清是裙带上绣的,还是花朵里展翅的。
“我没有画出曾祖母最美丽的样子……”李世民左看右看,有点不满意,“那时候明明应该更年轻的。”
“多好看哪,这个颜色调得真好,仿佛还有光泽。”华阳太后夸夸。
“因为加了砗磲的粉末。”
“这花画得也好,跟真的似的。”
“兰花我很熟的。”
“把我画得真好。”
“曾祖母本来就特别好!”
华阳太后把这画从头到尾夸了一遍,夸得太子喜笑颜开,心满意足地蹭过来问:“阿父觉得呢?”
“明堂外,没有种兰花。”嬴政实事求是。
“不愧是你。”李世民叹服。
“本就没有,你不是去过好多次?”嬴政反问。
太子还不是太子的时候,那就是秦王的小尾巴,经常跟着他到处跑。
嬴政在明堂一坐就是很久,本以为那小不点会待不住,没想到那走路都怕不小心踢飞的小东西,竟然也能拖一卷古籍,哼哧哼哧地打开,趴在那里看好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