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楚国的巫舞和特别的筑音

“画画呀,还能干什么?”太子画出乐趣来了,而且专门画九岁到十三岁的嬴政,甚至从那画里能分辨出年纪来。

嬴政不知道该不该夸他神韵抓得准,却也有点疑惑:“为何都是这个年岁?”

“因为我差不多是这个年纪。”

“所以?”

“阿父为王之后,很多人都见过,而且和现在的样子差别不大,我可以去问好多人,唯有这个时期,见过的人太少啦,要多画点。”

太子总是有他的道理,干什么都能自圆其说。

虽然嬴政怀疑他纯粹就是恶趣味,是在哄长辈玩。

嬴政依稀意识到,华阳太后有点后悔,当年没有和归国的自己打好关系,这种悔意虽然并不浓厚,重来一次恐怕也一样,实在是时局艰难,性格又不合,没有什么对错可言,但时过境迁,她没有什么别的可悔的事情,便纠结于那一点了。

若没有这个孩子处在他们中间,他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和华阳太后单独待一下午。

但有了这孩子,一切便都不一样了。

他们难得聚在一起用了哺食,最近一直没有胃口的华阳太后很高兴地吃了大半碗馄饨,笑吟吟地一直看着他们。

若不是冬日天黑得早些,说不定还能再多留一会。

嬴政还记挂着他没处理完的奏疏,但没有表露出来,就这样等太子磨蹭,磨蹭到石柱里的灯都一一点亮,才与他一同出门,坐马车回北辰殿。

李世民犹豫着,嬴政以为他要开口问华阳太后的病情,谁知他却若无其事道;“还有很多没批复吗?”

“三五十份。”

“那我来帮忙吧。”

“你不是忙着做灯?”

“下朝后,带扶苏他们做了几个了,明日再接着做。”

嬴政稍微盘了一下太子这一日的行程,发现他真是一刻都没闲着,从宫里忙到宫外,什么也没错过。

“让少府做就是了,都是去岁的灯样。”

“就是想做点不一样的,才自己亲手做的。”李世民笑笑,“阿母想自己剪裁猫猫的花样贴上去,扶苏想凿冰灯,将闾说要做一个超大的灯树,好几个孩子都去帮忙了,还有想要云朵的、橘子的、霓虹的、葡萄的、螃蟹的……”

工具应有尽有,空白蒙纸的竹骨灯笼最常见,孩子们只要负责在纸上作画就行了,就算最后只印了个手掌印上去,也有巧手的姊妹帮忙勾勒成山峰或梧桐叶。

没有一个孩子不想参加这项活动,哪怕不爱画画的,也可以坐边上吃东西凑热闹。

“你好似比我都忙。”

“阿父想要什么灯呢?”李世民却认真问他。

“我?”嬴政微怔,没有想到还有自己的事。

“曾祖母和阿母的灯都已经做好了,我空出了足够的时间,来专门做你想要的灯。你想要什么呢?”

真的很少有人问嬴政想要什么,即便是子楚和赵姬。

他想了想,竟不知自己想要什么。

“……六国?”秦王上线,迟疑开口。

“画个秦灭六国的地图?是不是有点太嚣张了?人来人往的……”李世民真的考虑起来了。

“不,还是算了,不妥当。”嬴政立即自己否决了。

“那画阿父你钓鱼,被鹤鸟偷吃怎么样?”

“不可以有我。”

“那就不画你,只画鹤鸟偷鱼。”

“莫要画那么肥。”

“鹤鸟好长的腿,肥不起来的。”

“最好如此。”

……

但当嬴政收到这灯的时候,还是忍不住疑心,太子是不是把他们认识的那只鹤鸟,画得有点儿……笨?

到底是画技的问题还是审美的问题,为什么画人没有问题,画其他动物就不大聪明的样子?

“不是告诉你不许画我吗?”嬴政很淡地指责了一句,淡到蒙毅差点都没听出来是责怪。

“我没有画出是你。”李世民理直气壮地辩解,指指那灯上的人物部分,“只有钓竿和手,还有一点衣服,谁能猜得出是阿父呢?我甚至都没有画玄色的衣裳。”

我能猜出来啊。蒙毅暗自嘀咕,这不是明摆着吗?

这枣树,这河岸,这贪吃的大鸟,这熟悉的木桶,这似曾相识的鱼……就差标上时间地点了。

嬴政拒绝跟太子争执这么无聊的话题,他们一起去看望华阳太后,后者已经收拾妥当,就等着他们了。

“祖母还出宫吗?”嬴政不大放心。

“宫里的景致看多了,还是想见见宫外的烟火气,很有意思。”华阳太后笑道,“你们尽管去玩,我有人陪。”

芈夫人温婉一笑,要抬手才能摸到太子的兔耳朵,柔声细语:“太后这边有我呢。”

夜市的街道比去年更热闹了些,如他们答应华阳太后的那样,引入了楚国来的巫祝傩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