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丧钟:如果真的有黄泉

“那是谁?”乐师似乎有点惊讶。

筑并不是罕见的乐器,善于击筑的人天下也不少,但很微妙的,在这一刻,秦王和太子忽然达成了共识。

此人有问题。

隔着重重的卫尉,乐师与他们对望,昂着头,没有露出丝毫怯意。

“蒙恬,查一下此人的符传。无辜则释,若有疑问,交给李斯审理。”嬴政一秒都没有耽搁,径直下令,拉着太子就走。

“唯。”蒙恬心中一凛,连忙答应。

“他的筑击得确实很妙。”太子小声。

“嗯。”

“会不会是化名的高渐离呢?”

“很快就知道了。”

“李斯师兄又要正月十五忙碌不休了。”

“不然留他作何?”嬴政不咸不淡地反问,仿佛对某些事耿耿于怀,但落到实处,终究也谈不上迁怒,不过是合理利用好用的臣子罢了。

他们竟完整地逛完了这条发光的街市,回长乐宫时,还在那里看到了两米高的灯树,铜筑的枝条横斜逸出,优美地舒展开来,每一支都上挑着三五盏兰花灯。

这兰花开得巨大无比,层层叠叠的花瓣丝绒般聚合,拥簇者花蕊的灯芯,散发着柔和明媚的光彩。

华阳太后看了很久很久,惊叹道:“这是谁做的?”

孩子们一窝蜂地跑过来,七嘴八舌:“我出的主意!”

“花是琼英画的。”

“太子阿兄找的少府。”

“我有帮忙点灯。”

“我也有!”

“好,都好,都是好孩子……”华阳太后捂住了胸口,短促地吸了口气,“那我们坐下来看灯好不好?”

“好!”

“我要跟阿兄坐一起。”

“小黄不在这里吗?”

“我有点困了。”

“曾祖母不舒服吗?”

多病的琼英小姑娘细声细气地问,声音太小,差点淹没在孩子们中间。

“曾祖母休息一会就好了。”她有点不忍扫孩子们的兴。

“那我们就回去了,不打扰曾祖母休息。”懂事的女孩子连忙去拉他的兄弟姊妹,其他人好像也意识到了什么,有点不知所措地看看父王,又看看兄长。

“去吧。”华阳太后笑了笑。

秦王也颔首,太子始终没有说话,只向孩子们挥挥手。

热闹的小鸟们乖巧地回巢了,芈夫人犹豫着,不知该不该走。

她与这宫里的诸多女子到底还是不一样,有些特别的情分和地位在,既与华阳太后系出同姓,又是太子的母亲。

华阳太后猛然闭着眼,毫无预兆地倒了下去。

芈夫人便没有走成。

长乐宫的灯亮了一夜,那华美的灯树不知疲倦地闪耀着辉光,照亮一张张暗淡失色的脸。

华阳太后弥留之际,向他们笑道:“我这一生,过得很好很好,几乎没有什么遗憾。不必为我伤怀,我不过是去陪伴我先去的亲人罢了。”

她看向芈夫人,柔声道:“我留了些东西给你,都是楚国的旧物,你拿着做个念想。你素来识大体,不需我叮嘱什么。”

芈夫人泣不成声,哽咽难言。

扶苏惶惶地落着泪,华阳太后努力抬手想摸摸他的头,但已经没有力气了。

“乖孩子,莫哭了,这不是什么悲哀之事。”

她看向嬴政,依然淡淡:“不必为我耽搁出兵,王上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嬴政虽早做好了心理准备,但这一天真的来临时,难免心酸,低声应是。

“我最放心不下的就是你。”华阳太后拉着李世民的手,毕生所有的爱怜与心忧都化为叹息,“你出去一次瘦了十几斤,到现在都没养回来……”

“我……对不起曾祖母,我总让你担心。”他努力忍住泪水,不想让那些无用的东西模糊他的视野,让她不安宁。

她吃力地摇了摇头,含笑道:“多谢你,来到这咸阳宫,让我觉得,每一日都是可爱的。等你来的时候,连滴漏的声音都变得悦耳起来。我准备着所有你爱的吃食玩意,便有事可做,安定又愉快,远远地听到你的脚步声,我就知道你来了……”

他的泪水终于无可抑制地溢落。

“你要好好吃饭……”

“我会好好吃饭的。”

“早点睡觉……”

“嗯,我会、我会早点睡觉的。”

“战场的事我不懂,但你要保重自己……”

“我一定小心。”

“你……”她似乎还有千言万语想说,但时光是有尽头的,最后也只能叹一句,“你以后受了委屈和欺负,可怎么办呢?”

他该给她做个保证的,可惜她听不到了。

丧钟由咸阳宫而起,传遍了秦国。

十五的灯会,只开了一天,不得已草草落幕。

丧仪有条不紊地按流程走着,和赵太后去世时办得差不多,只是秦国没有停下辽东的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