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天策一撒手(第2/5页)

李世民也很清楚。李牧能被拐过来,是很特殊的情况。他出身行伍,常年驻守北地,不仅被昏庸的主君夺了兵权,还差点死在赵王手里。死里逃生,又山穷水尽,才会被打动。

项燕,完全不具备说降的可能。

“阿父,我上战场,能帮助秦国更快取得胜利。”

“我有王翦就够了。”

“六十万大军,人与马的嚼用,一路迢迢送到楚都寿春附近,这么长的补给线,一年下来,足以把秦国掏空了吧?”

就是这句话,导致嬴政明明不愿意,不放心,却又始终没有办法坚定拒绝。

可恨的小子!太善于攻心了。

回到现在,嬴政平静表情下的波澜,王翦哪怕看不出来,也猜得出来。

他言语之间,委婉而小心道:“战场之上,凶险难测……”

李世民愈加期待而真诚地看着他,几乎称得上恳求了:“王将军……”

这谁抵挡得住?王翦卡壳了一下,为难地转折:“然太子所率精锐,突然杀出,确实能解李信之危。”

嬴政高深莫测地沉默以对,眉目间流露出些微“你到底站哪边”的不满。

王翦:“……”他能怎么办?站哪边都不对。

太子很无奈:“我都叫上李牧了,阿父都还不放心。”

“李牧将军也参加攻楚?”王翦精神一振。

“是,诏令已经悄悄递过去了,大梁那边有王贲就够了。算算时间,李牧都快到楚国边境了。”太子认真道,“准备得这么周全,真的不会有事的。”

王翦不自觉地点了一下头,瞅见秦王不赞同的眼神,连忙收回,若无其事地喝茶。

“将军以为,寡人该放太子去吗?”嬴政灵魂拷问。

“呃……”王翦的茶喝不了了,他硬着头皮道,“若想快些攻下楚国,当让太子参与。太子的战法,很容易杀敌人个措手不及。且精锐作战,来去如风,侵略如火,比人数众多的大军要迅捷猛烈,无论与李信、蒙恬还是李牧将军互相配合,都能打出正奇相合的效果,取胜的可能很大。”

若非如此,嬴政也不用犹豫了。

就是因为知道太子很善战,还善于指挥,把他往战场一丢,确实对己方大有增益,他才纠结到现在的。

“阿父,让我去吧,我会给你带来胜利。”

烛火幽幽,在月光下显得比平常要更亮些,但都比不过太子清亮的眼睛,灼灼生辉。

嬴政动了动唇,没有说话。

回去的路上,他在马车里也沉默了一路,思绪繁多,难以言说。

“阿父放心,我会平安归来的。”

“……赤松子也不知死哪去了,我……我还是让奉常占卜一下……”

“若是不吉,难道不战了吗?”李世民失笑。

嬴政一点都不想叹气,但还是没忍住,叹了一口气。

“不要怕。”十四岁的太子握住他父亲的手,神情镇定,从容磊落,笑意灿然,“我一定平安凯旋。相信我,毕竟我可有天命加身。”

“……你一路小心,不要光顾着行军不吃饭。不要自己跑去当斥候,也不要总是冲在最前面,你又不是没有卫尉……”

可怜的秦王嘱咐起来,一连串接一连串,哪里还有什么威风凛凛的样子,想起什么说什么,念念叨叨说了半天。

“嗯嗯,孩儿都明白。”

至于照不照做,天策一飞出咸阳城,那跟他的鹞鹰一样一样的,放出去就消失不见了,连根羽毛都看不见,还听话,听谁的话?

战场上的天策,只听他自己的话。

秦国攻楚,有三条路线可走。一是从南阳,就是辛梧当时陈兵了大半年,啥也没干,纯粹用来吸引楚国注意力,牵制住楚军,不让他们出发救援赵国的地方;

二是从汉中郡,沿汉水而下,可攻击楚国西部边境;三是从淮北出发,乘船走水路,可沿濉水而下,直接抵达城父附近的水路码头,再登陆进攻。

李世民毫不犹豫,选择走最近的水路。

他到达濉水边的时候,远远就看见一支秦军在晨雾中有序地渡河,几十只船荡开水面的浪花,有条不紊,秩序井然。

李牧负手而立,向李世民微微一笑。

“你来得好快。”太子欣喜道。

“我比你先出发。”李牧递来一壶干净的水,“歇一会,我这支快渡完了。”

“城父那边现在什么情况?”李世民问,“李信和项燕交上手了吗?”

“尚且不知。”李牧回答,“为了不惊动楚军,我特意选了隐蔽的上岸地点,确定附近没人,才让士卒趁着雾气,尽早渡河。”

“这雾生得很妙。”李世民伸出手,那浓郁雪白的雾气缥缈地游过他指尖,令他轻松一笑,“正方便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