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天策一撒手(第4/5页)
“船上不是休息一路了吗?睡了好几个时辰呢。”
“好歹先用食……”
“怎么又吃饭?早上都吃过了。”
“吃完再去!”李牧不容置疑地把刚要窜出去的太子拉住,老妈子的活计是越干越熟,马上就要把自己干成饲养员了。
“你变了,你再也不是我认识的那个李牧了。”李世民哼哼唧唧地抱怨,又耽搁了好一阵子,才被饲养员允许放走。
李牧沿着岸边放出几股斥候,十里、二十里、三十里地依次拉长,很小心地在陌生地盘摸索敌军的动向,同时注意隐藏自己的踪迹,悄咪咪地躲在暗中。
李世民则在夜色掩盖下,用眼睛和脚步丈量城父的地形,起先也沿着河岸,等到看见一个被破坏的渡口时,稍微停了一停。
“你觉得这是谁破坏的?一只船都不见了。”
王离艰难地思考了一下:“应该不是我们秦军吧?没了船,秦军没法回淮北了。”
“这条路被项燕封死了,不知道李信发现没有?”李世民眺望着空荡荡的水面,略有点担忧,“走,看看我们的粮道还健在吗?”
任何一场大型战争里,粮草运输都是重中之重,军队一日没有补给,一日就缺少战斗力。一旦粮道被截断,前后失联,两处慌张,那就败了一半了。
李信已经占领了平舆和鄢郢,秦军的粮草便会运输到这两个地方,方便供给李信的军队。李世民推测,项燕的策略是放弃前方,弃小谋大,让李信一路高歌猛进,势如破竹地闯进楚国腹地,而后集结主力,绕到李信后方,给他猝不及防的致命一击。
就像狼群咬住了雪豹的长尾巴,恶狠狠地咬断为止。
那么这个时候,项燕会偷袭哪支粮道呢?是还没开始,还是已经偷袭完毕了?这个时候寻过去,会不会正撞上两军交战现场?
王离警觉道:“我们是不是该回去,多带些卫尉再出发?”
“那多慢!”
“可是……我们已经走出三十里了……”
“才三十里,夜都没过半呢。你累了?”
“那倒没有。”王离连忙否认。
“既如此,跟我来。”李世民上了裹着马蹄的马,熟练地咬着小木棍,头一摆,示意王离跟上,径直往东南方向而去。
鹞鹰陪他熬着夜,远远近近地跟随探路,一会飞出去,一会飞回来。
楚国的地图,尤其城父附近的地图,这两年,李世民研究过无数次了,闭着眼睛都画过几十回,所以他很明确地知道,从鄢郢到城父,这一路所有的、大大小小的重要地点。
阳夏、鹿邑、涡阳……其中离城父最近的是涡阳,两地大面积接壤,水系与陆路皆紧密相连。
如果他是项燕,必然攻击还立足不稳的涡阳。涡阳本就是楚国的,刚刚打下来,人心也会不稳,只要项燕一动手,不仅涡阳,周边其他地方也会跟着乱起来。
这就是王翦所说“非六十万不可”的缘故。楚国太大,太乱了,它自己可以内乱,可以窝在一亩三分地里,拒绝改革,不听指挥,但外敌一打进来,马上就不一样了。
秦国是郡县制,而楚国是六国之中,离郡县制最遥远的那一个,它简直还活在春秋。
一靠近涡阳,他们就看到了火光。熊熊的火焰燃烧着秦军的补给线,烧的何止是钱,还有秦军的命。
李世民靠着小丘的大石头,颇为心痛地看着那红色的大火,冷静地评估着秦军的伤亡和楚军的人数及装备士气。
他当然不会蠢到这时候冲上去,那跟自投罗网无异。
就这么看了两刻钟,王离都急出汗了,他才悄无声息地离开。
回去的路上,李世民换了一条水道,沿着涡水注意沿途的码头,谨慎地避开楚军的侦查。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即将到达城父时,他们不幸遭遇了一支楚军。
晨雾四起,朦胧的光线中,楚军的将领年轻而昂扬,喝道:“抓住他们!他们是秦军的斥候!”
外出侦查遇到敌方军队这种事,怎么老让他遇上?
李世民不慌不忙,笑问道:“阁下哪位?项梁还是项伯?”
白起僵硬着,表情一秒钟变化了好几次,最后长叹一口气:“如果不能选太子,那我就选当今秦王了。这个总没问题吧?”
“好眼光!”子楚第一个喝彩,“政儿特别好,选他准没错!”
嬴小米的脸一阵青一阵白,不高兴道:“明明你也不像王翦一样知进退,凭什么认为是我的错?”
“人家秦王可不会打仗打到一半,听了某些人的谗言,把王翦调回来,也不会在战事失利的时候,请人出山还说那么难听。”白起阴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