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陛下……”十岁的韩信小声开口,“小人可以干活,不会给太子殿下添麻烦的。”

“你会做什么?”嬴政给了他表现的机会。

“小人会画地图。”

“画来看看。”嬴政命令。

于是在身边全是大佬的情况下,瘦巴巴的小韩信趴在地上,铺平大大的硬黄纸。

时人画地图,多是分幅绘制,然后拼接成大图,但因为太子起手就喜欢画完整的大图,所以出门在外,也就带了幅宽很长的大纸。

嬴政没想到,这不起眼的小孩,起手那么像太子,直接从边境开始画,眼都不眨就先描摹出了如今整个秦国的疆域,然后确定咸阳的位置,接下来一个个分割郡的大小,并填充郡里的县。

“你教的?”嬴政忍不住问李世民。

“认识不到一个时辰,还没机会教呢。”李世民乐了,眼里都是笑意,“天才可不是教出来的。”

山川河流都在小韩信笔下出现,他几乎毫不停顿,像画了千百次一样,胸有成竹。

这个时候,他一点也不穷困毛糙,也看不出一点点自卑紧张,信手拈来,自信到甚至看得出将来的锋锐。

李斯看了半天,没看出一点错漏来。蒙恬已然赞道:“天赋奇才,不过如是。”

蒙毅取了太子画过的地图,等韩信画好了,展开比对。

除了字写得差太远之外,光看这图,竟然差不多。

“如何?”李世民小声问。

嬴政心里有数了,淡然道:“那就带着吧。”

韩信轻微地松了口气,像渡过了一场劫难,后背都是汗,恭恭敬敬退到一边。

没过多久,就有侍从领他去洗澡换衣服,打理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的,再送回太子身边。

李世民和颜悦色:“来坐,我这次带的书不多,兵法也就只有《孙子》和《六韬》,还有我们国尉写的兵书,我叫它《尉缭子》,你将就着先看,不懂的来问我。”

韩信受宠若惊,欣喜非常,忙道:“我会很小心,不弄脏弄坏的。”

“无妨,我有很多备份,这不是古籍手稿,不必担心。”李世民给他手里塞了一份《孙子》,自己半坐半靠,颇为随性,“你的字得从头练,你想学谁的?”

“我想学谁的?”小韩信听傻了,“这还可以挑?”

“我这里有一些不错的,你看看。”李世民找了几份内容都不是什么机密的书卷出来,打开用镇纸压住边边角角。

“李斯的,不用说了,小篆许他写得最好看,谁都比不了。”

小韩信试探地伸出手,李世民以为他要拿去看,但他却帮忙把其他的边角都一一压好,抻平褶皱,动作细致,很爱惜纸张。

是了,在小小的韩信眼里,笔墨纸砚都是珍稀之物。

这大约也是赤松子要把他丢在这儿的最大理由,不是怕他跟着自己流浪吃苦,也不是养不起一个小孩,而是教育资源不够。

拿着树枝在地上画,也能学字,但总不能一直这样。天才,也得有天才生长和展露的土壤。

“这是蒙毅的,很端方的字体,看久了也不会腻味。

“这个呢,是蒙恬的,你知道蒙恬是谁吧?”李世民笑问。

“我听说当年嫪毐之乱,是蒙将军平定的;殿下奔袭云中时,蒙将军在侧;灭赵时,蒙将军也立了大功。”韩信偷偷看他。

“你知道的还不少嘛。”

“老师告诉过我,要结合秦灭六国的过程,来知悉兵法的运用。兵法是活的,人也是活的。”韩信得了鼓励,说得更多了些。

“不错,说的很好。蒙恬的字,稳重妥当,学起来容易。”李世民的手慢慢移动,从一张点到另一张,跟演示PPT似的,给足了韩信观察的时间。

等韩信看完,他再拿出几卷,继续摆好。

“韩非的,像山水画;张苍的,字如仕女;浮丘伯,好像被风吹走的猫毛,每个字都是动的;毛亨与他相反,字很静……我看看还有谁……还有萧何,他的篆书和隶书都很庄重,挂在牌匾上都无可挑剔,但也不死板,有他自己的风格……”

李世民把手边的字都介绍了一遍,韩信默不作声地听完了,看似唯唯诺诺,却很有想法地问:“殿下你的字呢?”

“你在地图上不都看到了?”李世民打趣他玩。

韩信便低下了头,有点儿不好意思,仿佛觉得自己冒犯,但敏锐地想为自己争取真正想要的东西。

孩子说:“我可以要一份殿下的手书,细细欣赏吗?”

李世民笑道:“可以。”

他就把自己最近写的诗赋给韩信看了,不知道对方只是想看看,还是想学一点。

不过以韩信目前表露出来的性格看,就算学,也不会模仿得一模一样,多半是学习字体笔触,最后变成韩信自个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