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在大秦统一天下之前,秦人都几乎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没办法,都不靠海,想什么?所有靠海的地方,都在别国手里,想也没用。
关于海,嬴政真正开始上心,是当年太子提起徐福是骗子的时候。
“海外有岛,但不是仙岛;岛上有人,但也不是仙人。”
李世民的认知要比这个时代好一些,因为在大唐,海外的岛屿会送信、也会派使节过来。
他看过信,收过贡品,也见过遣唐使犬上……犬上什么来着?一个怪里怪气好像用脚起的名字。
哦对,犬上三田耜,没什么出奇的,矮矮小小的一个人,态度还挺恭敬的,会写字,也会说官话。
虽然字写得不咋地,说话也有口音,但李世民见过的其他民族国家的人太多了,也习惯了。
嬴政问得更仔细了些:“何样的岛和人?”
李世民想了想,开始画图。韩信手快,比蒙毅还勤,马上帮忙磨墨铺纸。
蒙毅便让他表现,微微而笑,退至两步外。
一代君主有一代君主的小秘书,蒙毅好像也有接班的了。
太子起手,先把大秦的轮廓画出来。然后估算着距离和大小,在不同的方位圈出几个或大或小的圆来。
“以后百越到手了,从百越的南边,这个位置……”李世民用笔点了点那个名字都还没起的、也不存在的港口,重点标记,“东南方向,各有诸岛,可译通、开市、使其岁贡。”
“岛上有何物?”嬴政比较关心这个。
“一岁两熟三熟的水稻、象牙、犀角、珍珠、琉璃、宝石、金银、种子、药材、香料、珍禽异兽……”
李世民一一列举着,好多珍宝他都收到过。西域岭南和海外诸岛可喜欢向他进贡了。
懂不懂天可汗的含金量?
“气候湿热,厥土沃壤,田种随人,也有不少是适宜居住的地方,和百越不一样。”
“兵将如何?”
不愧是鞭策天下的始皇陛下,这刚知道岛屿们的大概位置,就已经开始琢磨对面的战斗力了。
“不太清楚,但应该比我们大秦要弱得多。”以李世民的身份经历来说,做出这个评价,绝没有瞧不起这些岛国的意思。
实话实说而已。
讨论正事的时候,嬴政从不怀疑太子的判断,他垂眸注视那草图的尺寸,蠢蠢欲动:“几日可至?”
“不好说。”李世民标注了两个地点,“像这个流求,居海岛之中,从会稽郡南出发,水行五日可达,[1]这个算快的。而像倭国,离得更远,海上风浪大,可能要数十天。”
嬴政端详许久,把这个图收走,记在心里,并不急着表态。
反而是李世民,等到出海的时候,好奇地问:“阿父有什么想法,可以说给我听听吗?”
真是稀奇了,也有他抓耳挠腮受不了来问嬴政的时候。
“我想派人出海。”嬴政淡淡表示。
“我们现在就在出海。”
“别打岔。”嬴政睨他一眼。
“哦。”太子瞬间正襟危坐。
韩信在不远处默默地也坐直了,好像被训的是他一样。
“由近及远,先派船队去寻觅这些岛屿,记下方位,画出航图,然后再做其他打算。”
嬴政没有张口就来,说这些地方他都想要。
国土嘛,当然越大越好,因为越大才越有安全感,边境一直往外扩,才不用担心随时有蛮族入侵关中。
一旦做了标记,立了碑,纳入本朝史册,留下记录,那以后就可以“自古以来”了。
更别提这些地方还有那么多好东西。
私心里,嬴政巴不得大秦的疆域再翻个倍,但这急不得,得慢慢来。
“阿父真是深谋远虑。”太子赞道,顺口建议,“除了官船,也可以用钱吸引渔民出海,有功者大赏。他们靠海吃海,本就熟悉航船与水性,船沉了说不准都能游上岸。”
“可。”嬴政颔首。
“司南正好派上用场。”李世民笑言。
父子俩对这个计划都很满意,迅速达成一致。
风平浪静时,他们在舱室外看海。湛蓝的天空和水面在远方重叠,水天一色,不分彼此。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没什么风,可以钓鱼了。钓鱼佬会刷新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只要这个地方有鱼。
而我们空军……呸,什么空军,我们至高无上的皇帝陛下,莅临疆域的最东面,在海上抛出了长长的钓竿。
为了海钓,他还特地准备了不止一套崭新的钓竿、钓线、好几种新鲜且不同口味的鱼饵,端坐华丽伞盖下,一副沙场点兵的肃穆架势。
小半个时辰后,韩信悄声问他看书的师兄:“这海里是没有鱼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