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听说上面另外派了人进入德军“观摩”他们的现代化战斗模式,不过,就像殿下有一次偶然提及,战术战略方面,德军遥遥领先,连法军英军都不是对手,更别说苏军。
现在德军按着北欧西欧狂揍的现实,完美验证了殿下的话。
殿下如果是男孩……不,如果她是男孩,没准早已像她哥哥一样,死于一场“意外”。
没准殿下会成为“圣女贞德”那样的卓越军事领袖,英国人真该让殿下率领一支军队看看战绩。凭什么只有男性将军呢?殿下一定会比绝大多数男性将军做的更好。既然可以有贞德这样的天才将军,当然也可以有其他女性将军。
手指间夹着香烟。
殿下不喜欢烟味,虽然她自己也偶尔抽烟,她总是严以律人,从不严以律己,双重标准,但直率可爱。
很有趣的女孩。
他以前总觉得女人要么无知浅薄,要么自私虚荣。训练班教他们如何“诱惑”女人,相貌英俊的男人成功率极高,女人是如此容易受到诱惑,以至于有很长一段时间他都对女人本能反感乃至厌恶。
他以前也错误以为殿下会是一个肤浅的被宠坏的女孩,除了所谓的“高贵血统”一无是处,只凭美貌便能心想事成。他还曾经愤懑的想,为什
么有人什么都不付出就能拥有一切?
他心绪纷飞,满脑子想的都是他的殿下,都忘了他原本是有任务的。
*
殿下正在看谢尔盖带回来的信。
不知道伊利亚为什么没有寄出信,是担心继续跟她联系会被领导怀疑吗?
别说,他文笔还挺不错的,不比乔和杰克差在哪里。文笔这东西到底要如何修炼没有个准则,有人天生对文字敏锐,不用多高的学历就能写出优美的文章;有人则需要苦练。
但不管怎么说,提高阅读量是必要的,学历并不代表知识面,死读书、读死书必定不行。
伊利亚离开波士顿之前给她写了一封信,她看了好几遍。他承诺过一定会回来,但如果他不幸死了,求她一定记得他。
说的多可怜。
仿佛她一定会心软。
每一封信都规规矩矩的装在信封里,可信封上并没有日期,因此也没有顺序,就按照他叠放的顺序,从最上面一封信开始看。
这是他在丹麦养伤的时候写的。看来她没有猜错,他一定会考虑到她会先拿最上面的那封。他仔细记录了他的体重,他那时候只有不到60公斤重,瘦得皮包骨,以他的身高,标准体重应该有90公斤。
“……殿下要是现在见到我一定不会觉得这是我,我浑身都疼,医生说我很难恢复健康了。可我想我必须恢复健康,这样当我再次来到你面前,仍然是一个你熟悉的人。
或许也没有那么熟悉。
我害怕再也不能见到你。那么我将孤独的在这个世界上消失,没有人会记得我。”
瞧你说的!
在丹麦他得不到写信的信纸,因而这几封信都是撕了一些书籍上的书名页写的,正反两面都写满了字,于是凯瑟琳得到了他在丹麦期间阅读的书籍名字。
回到列宁格勒之后,他的待遇好多了,允许他写信,但只允许给在苏联的亲戚们写信,还是不允许他给仍在摩洛哥的父兄写信,更别提给在美国的殿下写信。
他想办法寄出了之前的那封信,之后便很难再找机会寄信。他猜想殿下会派人来列宁格勒,很大可能是谢尔盖,殿下觉得尤里太笨,不会放心他来苏联。
凯瑟琳:你倒是怪聪明的。
他没有明说自己到底属于哪个部门,只写了他回到苏联之后的所见所闻。领导还挺喜欢他的,因此他也就只是被盘问了几次,写了两份述职报告,就算他过关了。
但大清洗的血腥冷酷仍然惊吓到他,他不明白为什么事情会变得如此奇怪,派系之争重要吗?大过迫在眉睫的战争?死了那多人值得吗?同志杀向同志,战友背刺战友。
这太糟糕了。他很痛苦,觉得自己已经弄不懂党要做什么。尤其是《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之后,许多同志都无法理解,认为有些领导已经背叛了党。
啧,别说你们了,就是其他国家的布尔什维克同志也无法理解,认为自己的信仰遭到了严重的背叛。
凯瑟琳收好信。
此时她考虑的不是她的侍从官,而是欧洲战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场以德国闪击波兰开始,所谓“闪电战”只是媒体的说法,实际德军并没有用过这个词,极言作战速度之快。新打法突出一个“快狠准”,战斗机配合轰炸机立大功,哐哐一通炸,交战的另一方如果无力抵抗,为了避免更多的平民伤亡也只好选择跑路或是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