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番外(一)现实向 立后篇(第2/4页)
所有不想死的朝臣,都知道应当怎么站队。
再加上萧濯登基以后,并不是一味地排除异己。
短短三年时间,他在地方上广设官学、书院、义仓,大力修建大兴水利工程,做鱼鳞图册保障自耕农生,轻徭薄赋,广开科举……随着一条条于国有益的政令有条不紊地颁布实施下去,竟是一改先帝在位时腐朽破败的风气,为原本一潭死水般的大启注入了全新的活力。
眼看着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之前那些跟萧濯有关的争议也就无关紧要了。
可就在萧濯这个位子越坐越稳的时候,他却惊世骇俗地宣布要立殷殊鹤为后。
殷殊鹤是谁?
司礼监掌印,当今最大的阉党头子!
即使他率领的锦衣卫同样也在四皇子萧煜逼宫当天立下大功,可萧濯登基以后对他封赏不断,自世家门阀势力被萧濯大大削弱之后,以殷殊鹤为首的阉党气焰也越来越嚣张,监察百官的锦衣卫更是无孔不入,愈发令人胆寒。
因此这三年来,参奏殷殊鹤及其党羽乱权祸国、排除异己的折子像雪花一样飞进内阁,认为萧濯有可能成就盛世明君的臣子们恨不得要求他立刻将殷殊鹤除之而后快。
可万万没想到,皇上将参殷殊鹤的折子留而不发也就罢了,竟还要下旨封他为后。
这世上哪有皇帝要立一个男人为后的道理?
这个男人还是一个太监,一个阉人!
除了司礼监、东厂还有锦衣卫那些对殷殊鹤忠心耿耿的狗腿子,朝中有多少人有那么强大的心脏,能接受一个阉人成为新帝的皇后?
这简直是不成体统,荒唐至极!
于是,当萧濯在朝堂上拿出拟好并且下印的旨意,轻飘飘决定昭告天下的时候,满朝哗然,当即就有十几个朝臣站出来磕头死谏,力求让萧濯收回成命。
这其中有忠心耿耿的纯臣认为此事实在惊世骇俗,更与祖制不符,若萧濯强行于此,该如何堵住天下万民之口?日后只怕会遭天下人耻笑,在史书上遗臭万年。
也有其他见不得阉党势力过大,想趁机将殷殊鹤媚上惑主,秽乱宫闱之罪钉死,让他再也不得翻身的党派。
殷殊鹤一党虽然震惊,却也不会坐以待毙,反应过来以后立刻反唇相讥。
总之,好好的早朝愣是因为这件事吵成了一锅粥,将恢宏大气的宣政殿变成了唾沫横飞的菜市口场
萧濯早猜到众人的反应,原本根本不准备予以理会。
直到听见有人口中吐出的话越来越难听,他方才冷笑一声,将手中的白玉茶盏不轻不重地放在书案上,众人蓦地静了下来。
环视众人一眼,萧濯问:“都说完了吗?”
因为他过去三年威压甚重,在场被他目光扫过的臣子皆出了一背冷汗。
可偏偏这是大事,十几个劝谏的御史言官面面相觑,过了好一会儿,最终还是有个朝臣咬了咬牙顶住压力站出来道:“臣恳请皇上收回成命!”
“立男人为后本就世所罕见,更遑论皇上要立殷督公为后,实在于情理不合!殷督公以阉宦之身媚上惑主,秽乱宫闱,臣以为他应当自绝以谢己罪。”
“放肆!”
自绝以谢己罪?
萧濯冷冷地看着说话这人,若是他没记错的话,前些时日殷殊鹤率锦衣卫查出的那桩科举替考一案便有他的一份,自己还没来得及处置他,他倒是上赶着找死来了。
强行将胸中翻腾的杀意按捺下去,萧濯神情冷漠道:“朕已经说过日后会在宗室中择一子为储,既于国祚传承无碍,那立后便是朕的家事,立殷督公为后一事朕势在必行,众卿不必多言。”
“若有异议,”萧濯冷笑:“全部处斩!”
没再继续浪费口舌,他一挥手便有禁军上前,当着众人的面直接将那个叫嚣着要让殷殊鹤自绝的臣子拖了下去,只余满朝哗然。
当然,这事没那么容易解决。
接下来连着朝野之中闹腾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劝谏的有,跪庭的也有,甚至还有血性十足的准备当朝死谏,萧濯全都不予理会。
开玩笑。
他活了两辈子费尽心机坐上这皇帝之位,难道想是继续任人摆布的么?
从上辈子他便决意要立殷殊鹤为后,这辈子岂能因为一两条人命妥协?
更何况,若是他不摆出足够强硬的态度,届时让这些朝臣们误以为他软弱可欺,那今日收回成命以后,明日等着他的将是什么?
在这方面,萧濯跟殷殊鹤配合得很好。
事实上,连殷殊鹤都没想到萧濯竟真准备立他为后。
萧濯拿出诏书之后并未同殷殊鹤商量,他是事后听萧濯身边内侍汇报以后方才得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