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第2/4页)

清明前,小芳出了月子。凡雁听说,大人孩子都已经被送回娘家。凡雁打电话问凡虎的意思。凡虎说还得正式跟祁家谈一下。建祠堂的堂叔家走了个人。在工地上出的事,被钢筋砸了。直接砸头上。堂叔认为是深山里的祠堂没建好。又召集大家五一回来,再找地仙勘勘。凡雁到家第二天,凡竹带着小舒也到了。凡雁以为凡竹小舒还没死心,眉头又皱起来。可人家不提,她也不好挑明问。孩子生出来,小芳似乎才知道愁了。心情显然没有怀孕那会儿好,打麻将的劲儿也没那么足了。凡梅想创业却没有本儿,整天一张脸也跟个苦瓠子似的。麻将桌上,小舒给小芳建议:

“要不就到上海去,总有活儿干。”凡雁阻止:

“她跟你们不一样,你们大小伙子,一个人,咋都好活。”

人回来得差不多。祁家传话过来,打算阴历初三黄道吉日来谈两家孩子的问题。算做个了结。凡虎凡雁按族规,也是怕势单力孤,就把杨氏一族的亲戚都通知了一圈。包括凡梅凡竹凡松月悦好几个堂哥,以及县城的叔伯,又委托在温州打过工,当过工头的堂叔做发言人,到时候代表凡虎说话。头天晚上,凡雁比小芳还紧张。家里难为有一天没开麻将。小舒没见过这阵势,觉得简直相当于两国外交。小芳却一派镇定。凡雁问她什么意思。小芳态度明确:

“不想过去。”

凡雁以为小芳想去上海,便劝:“那也不好去上海。”

小芳淡然:

“哪儿都不去,先歇歇,将来有好的,再找。”凡雁又问:

“孩儿呢。”小芳:“谈了再说。”凡梅得知,骂道:

“没事,他家要敢炸炸,我直接上手!”

是日。凡虎凡雁的爹妈一早就起来,拆开门板,打扫堂屋。又放了一吊炮仗。孩子们比过年欢腾。凡雁和凡竹一早去镇上没菜。肉还有。那头猪大。够吃半年。菜却要买新鲜的。亲戚们上门,总要留一顿饭。这是个大工程。好在凡竹身手麻利,一会也就办明白了。日头爬上山头,亲戚们开始上门了。月悦

连带她哥最先到。她男人没跟着。家族事,外人不好掺合。月悦没提相亲的事。跟着凡松跟他爹也上门了。凡梅妈还在深圳养病。凡梅一个人带俩孩来得

晚些。温州打工的堂叔,连带建祠堂的堂叔,还有五六个姐啊哥啊最后到场。发言人先找凡虎摸清这边的底线,然后一行人在堂屋坐一圈。就等着祁家上门。太阳晒得热了。春天难得有几个晴天。再过过,梅雨季节,山里将有近两个月看不到太阳。族人们随便说着闲话,都是陈述句,似乎不带什么态度。凡雁端着盘子,挨个送瓜子。等一地瓜子皮的时候,祁家带着七八个人上门了。祁老爹祁老娘自然为首。连带有祁家大儿子两口子,祁小伟,还有几个家门叔伯。进了门,凡雁让凡竹他们搬凳子。祁家人说不用。也是一个大伯站出来,代表祁家发声。堂屋围成个圈儿。祁杨两家发言人站中间。

杨家先问,单刀直入:

“两个孩子的事,你们打算怎么办。”祁家:

“小芳辛苦,我们家的子孙,我们肯定管到底。”杨家:

“孩子管,大人管不管。”祁家:

“管。”杨家:“怎么个管法。”祁家:“你们想怎么管。”杨家:“彩礼五十万。”

话音一落。祁家那边议论纷纷。祁家二老更是愤愤。祁家发言人稳住阵脚,嘲弄似的笑笑:

“太高了吧。镶金了镶银了?”杨家:

“一个二十万,两个四十万,还有十万是营养费,不高。”祁家:

“那要一个呢。”杨家哼了一声:“要大要小?”祁家果决:“小的。”杨家:

“孩子离不开妈,要就是一双,要么不要。”祁家只好换种思路:

“孩子是爸爸是小伟,这个不会变吧。”杨家回击:

“你就是去法院打官司,也不会把刚出生的孩儿判给不会喂奶的货。”祁家:

“这就是存心不想让孩子们好过了。”杨家:

“出不起价,怎么好过?”

话赶话到这,进行不下去了。不是和平,就是开战。一圈人破成两圈,分头商量。凡雁明白,老哥凡虎是下了决心了。小芳不太想嫁,又生的是女儿。给了男方,也是奶奶带。小伟平时外出打工,孩子得不到多少父爱。与其白送给男方,或者送到外乡,还不如自己养着,好歹算个人场。堂叔也反复劝,说现在乡下人越来越少,族里人丁也不似过去兴旺,既然有了,就先养着,终究是自己人。何况地仙也说,这孩子命大,跟丹丹一样,女儿身,男儿

命,但将来没准能成一番事业,小芳还能享到闺女的福呢。凡虎听了这话,高兴之余,又难免苦笑。堂叔说话容易,孩子可是要他养。小芳、丹丹、翠翠、相南,再加上这个新生儿,凡虎连儿女带外孙女要养五个孩子。好在凡雁凡梅凡竹都给凡虎鼓劲儿,钱上,大家都会帮衬。人多力量大。人比什么都精贵-商量好。发言人重新就位。还是杨家先张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