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嬴政:……】

嬴政压着嘴角。

秦念此言明显附带目的, 但——

天幕禁止谎言。

………

朱元璋无声冷哼。

不发声,是担心天幕收录。

秦念这话一出,不开民智就意味着君王无能。

【秦念:开启民智, 一可防世家独大损国利己,二数以千万计乃至万万计的专业技术人才,才能将国力推向巅峰——地有极限,何不真正做到令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刘彻:地有极限?】

刘彻为秦念所言而动。

地竟有极限!

【秦念:有。不然你以为后世面临的绝境是怎么来的?就是地之极的那些“大汉”在不断扩张,见到了止步不前的夜郎国。】

各朝各代的帝王们看着那十六个字,久不能言。

现在他们终于知道秦念的目的了。

秦念毫无保留地指出各个朝代的弊端,其目的就是让华夏不断向外开疆拓土。

愚民的后果, 唐宋明皆能看到。

正如秦念所言的愚民之弊:

或世家损国利己, 民不聊生, 改朝换代;或异族侵袭,边患不止。

………

“数以千万乃至万万计的人才……这或许就是‘夜郎’能独对三境强敌的倚仗。”

武曌轻声叹道。

可惜,她老了。

大周也将归国于唐。

不然真想看看,大周开启民智之后的国力巅峰, 会是何等场景。

………

刘彻难以抑制情绪, 竟是忍不住起身, 于殿上来回踱步数次。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大汉的国力巅峰,他欲往之!

【李世民:老师学识之问,你以“首先”作答, 是否还有后续?】

李世民亦为那十六字所鼓动。

但他很快就镇静下来。

开疆拓土非一日之功, 国力巅峰亦非一日可成。

时间有限, 他应尽快获知秦念治国之要。

【秦念:其次就是乡试的内容。乡试的目的有二:一为通过后可入乡学,并有资格参加县试;二为人才评级的等次,比如通过乡试才能担任乡学之师。】

【秦念:所以乡试仅用于考核基本的认字与算数能力,试题难度也不应太高。】

【李世民:算数很重要?】

【秦念:你看看不会算数的某朝?】

【朱元璋:……】

【李世民:呃……】

【秦念:语文,数学,是最基本的两项能力,也应是最基础的两门科目。】

说到这里,秦念有了个好主意。

于是敲甲方,确定天幕设定中包括“理解文字”的同时能够“理解读音”。

【秦念:天幕之字,是朕整理的简化字,读音、句读、左右排序是由朕所规范,你们各朝都可以抄朕的作业。】

在群里一片寂静之时,秦念在浏览器复制相关知识发在群里。根据人设,这些应是她带去嘉庆时期,所以只能揽功于己身。群里都是同事,也都知道她是在遵循人设。

【秦念:数字、计算符号则是来自异族,其规范为……后世使用的度量衡单位为……】

从甲方处得知天幕设定,皇帝的发言是说出来再被天幕记录。

秦念刻意控制发送的频率,模拟正常说话的速度。

【李世民:秦皇真天纵英才也!】

令人记录下相关内容,等到秦念不再补充时,李世民才不由得感慨。

他早就发现天幕上的文字因句读而更加容易理解。

本以为这是鬼神之力,天言有异。

原来竟是秦念之功。

那些数字更是简洁易记,虽是学自异族,但秦念”抄“异族,又何尝不是慧眼识珠?

难怪秦念一直不相信天幕是天意。

若真有鬼神,又怎么会去“抄作业”?

【秦念:朕也这么觉得。】

【刘彻:……呵。】

刘彻原本也想赞赏秦念的才能。

但看到秦念对李世民的回答,他就只剩下一声冷笑。

真是不知谦逊为何物。

看得到乌鸦黑,看不见自己黑的刘彻如是想到。

【秦念:接下来要说一下教科书,即由官方统一印制,送至学校指导老师教学的书籍。】

【秦念:初级数学无非是加减乘除,但语文教科书极为重要,甚至关乎国本。】

【李世民:启蒙之书,是否可用《千字文》?】

【秦念:不可以。初级启蒙需要的是最常用的文字,作为教科书也肩负着引导国民思想的作用。《千字文》以儒礼为主体,以其启蒙的后果不堪设想。】

【李世民:当以何文启蒙?朕自幼学儒,若由朕来编纂此书,必然受到儒礼影响。】

大唐儒生欲哭无泪。

他们知道,陛下果然已经不再信任儒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