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相关皇帝加入群聊:赵德昭。】

赵德昭愣了下。

他被忽视得太久, 以至于真被父皇提及时,竟然感到受宠若惊。

嘉宾组灰名的赵炅转变为赵德昭。

与此同时,他的名字出现在民心榜, 位于天幕刚出现时赵炅所在的位置。

但声誉榜上无他,依旧只有赵炅之名。

………

“今日,朕册立赵德昭为太子。”

百官无人有异议。

赵光义亦不敢有异议,此刻他只是被剥夺实职,就已是兄长对他的过度偏爱。

倘若局势互换,他必不可能如此心慈手软。

赵德昭恭敬领命。

此后,他就是大宋的太子。

………

秦念则是注意到“开放历史话题”处有了变化,加上了宋太宗赵炅。

所以……

只要“干掉”群成员,嘉宾所在时期的话题就会开放?

当然, 秦念也只是想想。

甲方想要的明显是解决明君们的意难平, 只有赵炅这种皇帝才会被强行下线。

这个赵德昭替换赵炅, 秦念有理由怀疑背后是同一个扮演者。

【赵德昭:父皇,儿臣……】

赵德昭一时间竟然不知道该对父皇说什么。

说他杀了赵炅,已经替父报仇?

但赵炅呼救之时,父皇分明又心软了。

【秦念:是谁杀了赵炅?】

【赵德昭:……】

赵德昭此时才发现不对劲。

秦念是谁?

观其言, 似乎不知道赵炅为何而死。

鬼神不是应该通晓天地之事吗?

【秦念:你不知道?】

秦念觉得很有可能。

赵德昭既然还活着, 说明赵炅的时间在太平兴国四年之前, 他还没因为赵炅的斥责自刎。

赵匡胤死亡时间不到三年,那赵炅的大臣中就应该还有许多赵匡胤的死忠。

尤其是武将。

赵炅北伐不利后,就越发重文轻武。

武将本就对赵炅不满,又见天幕出现,确定赵炅弑兄上位, 一怒之下把赵炅噶了。

这种可能性不仅有, 而且很大。

赵德昭如果不在现场, 他确实不知情。

【赵德昭:……是我诛杀逆贼赵炅。】

秦念默默推翻之前的论断。

甲方的设定就是奔着简单粗暴来的。

就像杜如晦有病,那他“就在唐太宗身边”。

那设定是赵德昭替代赵光义,所以是赵德昭手刃弑父之敌。

虽然秦念觉得这有点不合人设。

赵德昭要是这么刚,他怎么会被逼到自刎?

……咦,不对。

或者说正是因为足够刚烈,赵德昭才会自刎,而不是赵德芳那般“病死”,也不是赵廷美那般被诬被贬,忧悸而死。

《宋史》记载“德昭喜愠不形于色”,甲方给他设定为狠角色,倒也不奇怪。

至于如果赵德昭真的有能力,又怎么会输给赵光义——

这就得怪赵匡胤一点实权都不给儿子,反倒对弟弟百般偏爱。

给甲方找好理由,秦念继续话题。

【秦念:你那边现在是哪年哪月?】

赵廷美强忍悲意。

不到四个月,他就失去两个兄长。

但现在比起悲哀,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太祖皇帝昭告天下,诏令皇子赵德昭继承皇位!”

随着赵廷美这声呼喝,混乱的崇德殿平静下来。随后人皆跪倒,口称万岁。

方才试图救驾但被拦下的众人则皆是人心惶惶。

【赵德昭:太平兴国二年二月十一。】

赵德昭十四岁出阁,授贵州防御使。

如今二十七岁,虽无党羽,但也在朝中浸淫多年,清楚朝堂文武百官何人可信。

回答秦念之言后,立即调换各禁军指挥使,尤其是阻拦诸班直的武将,就是他此时可信可用之人。

同时,赵德昭冷声命人将方才试图护卫赵炅的一干人等皆暂且押入大牢。

待彻查先帝的死因之后,再行处置。

赵炅任命的宫内诸班直,赵德昭都不敢用,于是调神卫军入宫替换宫廷禁卫。

距先帝崩逝不久,赵炅尚未调换神卫军。

【秦念:这个时间?老赵,你才死了一百多天,尸体都还没入葬。】

【赵匡胤:……】

这话赵匡胤实在是没法接。

反倒是这么短的时间里,赵德昭就能诛杀……

想到“赵炅”的死,赵匡胤还是不由得悲从中来。

【秦念:你那边又是什么时间?】

【赵匡胤:开宝八年。】

赵德昭一愣。

秦念前一句还是父皇崩逝百日,怎么父皇却回答开宝八年?

很快他就反应过来。

正如此时是太平兴国二年一般,那边的父皇既然是开宝八年——

这是活着的父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