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第3/3页)

【赵匡胤:谢秦皇告知此事。】

不垦荒,又如何让不断增加的人口得以饱腹?

但垦荒会引发黄河水患,水患会致使下游歉收甚至绝收,引发更大的粮荒。

面对如此两难之境,赵匡胤只想到一个办法:

往适宜耕种之地开疆拓土。

【秦念:继续说富宋:你减免苛捐杂税、降低田赋,农民有存粮可卖,这就使得百姓有积蓄。】

【赵匡胤:朕只是效仿前人。】

减免苛捐杂税、降低田赋皆是学自前朝明君,赵匡胤不敢揽功。

大宋百姓皆谢陛下。

陛下终结战乱,又劝课农桑,减免赋税。

这些都是他们亲身体会的良政。

家中有了存粮,还可售卖于市,就使家中有积蓄。

【秦念:其次是兴商。】

【秦念:系统性疏浚河道,贯通漕运,有效促进商业往来。】

疏浚河道。

李世民第一时间想到的竟是隋炀帝修建的大运河。

南北贯通之后,“运漕商旅,往来不绝”。

大唐承隋之利。

河道疏浚一事,历朝历代皆有为之。

各朝皇帝暂时还看不出赵匡胤的特殊之处。

【秦念:明确商税,公正公开且较低的税率极大促进商业发展。结合百姓有积蓄与商道畅通,大宋的商业开始蓬勃发展。老赵,你每年收的商税是不是越来越多?】

【赵匡胤:确实如此,如今已经达到十之三四。】

李世民震惊。

仅是明确商税,就能让商税达到十之三四?!

此时的大唐仅征收关市税,即商人入市缴纳市税,经关卡需纳关税。

但商税占比极低!

【李世民:何为明确商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