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刘彻:两个?】

刘彻能理解设立专职部门管制欺瞒伪诈行为, 可为何要设立两个?

市监部好理解,顾名思义就是监管市场。

这城管部又是何意?

【秦念:市监部,专门管理市场。坑蒙拐骗伪劣产品, 都由这个部门鉴定处罚。为防该部门以权欺商,也必须出台明确的商法】

【赵匡胤:城管部又是何意?】

【秦念:临街商铺违规搭建、流动摊贩占道经营、垃圾乱丢乱扔……老赵,你的汴京街道,已经快被占得连皇家仪仗都过不去了吧?】

【赵匡胤:……】

赵匡胤怀疑秦念能看到他的汴京!

现在汴京就是很繁华,繁华到大街一日窄过一日。

【秦念:继续放任,明年你的皇家仪仗就会被堵在商业区的大街上,你一怒之下怒了一下,把占道的民舍给拆了。】

【赵匡胤:……】

赵匡胤的沉默,既是无奈于他应是第一位因这种理由被堵在街上的皇帝。

更因骤然上升数十位之多的民心。

他明明还没被堵在路上!

【刘彻:皇帝被堵在大街上只是怒了一下?】

刘彻惊叹。

赵匡胤究竟是怎么忍住不杀人的?

一怒之下就怒了一下, 只是拆了占道的民舍?

这性情未免太过仁懦。

【赵匡胤:咳。城管部就是整治这三类问题?】

赵匡胤纯属转移话题。

他确实过于纵容商铺摊贩。

实在是商税收得太多了。

若是过于干涉就有可能导致商业萎靡, 一旦商税减少, 又如何支撑得起北伐的巨额消耗?

【秦念:由于问题越来越严重,后世宋帝专门就这三类问题成立了类似于城市管理部门的街道司,但整治失败。】

成立街道司的皇帝是宋仁宗赵祯。

庙号都带上“仁”字了,整治失败那是必然的。

【赵匡胤:……】

【刘彻:嗤。】

【李世民:这是为何?】

李世民连忙发问。

他已决定效仿宋朝兴商, 但不愿有朝一日, 自己出行也被堵在大街上。

同为爱民之君, 届时他也不可能对这些商贩严加处置。

后世宋帝为何整治失败?

他会不会步其后尘?

【秦念:给摊贩划定摆摊区域、以及禁止倾倒垃圾这两部分成功了,因为街道司处置得了小摊小贩。】

【赵匡胤:……】

赵匡胤已经猜出后世宋帝整治违建为何会失败。

【秦念:汴京临街的商铺,哪个背后不是皇亲国戚达官显贵?小小的街道司敢动他们吗?】

汴京各大商铺背后的皇亲国戚达官显贵:“……”

赵德昭时期的权贵豪富们还不了解秦念,就算被点出此事也无动于衷,甚至窃笑。

没错, 他们就是权势滔天。

要动他们的商铺, 小小的街道司也配?

………

赵匡胤时期占道商铺的后台们, 却是个个面色难看。

看过三次天幕话题的他们深知秦念的能耐。

凡是秦念点出来的问题,大多会有解决之法,且解决的办法往往不是他们愿意接受的办法。

【李世民:你朝竟然允许官吏军队经商?】

【赵匡胤:……】

【秦念:其他还没放宽官吏军队经商的朝代,看到了吗?这位宋太祖被堵在大街上过不去,就是前车之鉴。】

赵匡胤苦笑。

【赵匡胤:还请秦皇教朕处置此事。】

【秦念:官吏与军队绝对不能经商,这是底线。你的纵容只能获利一时,但后患无穷:大宋变大怂也有你的一份功劳。】

【赵匡胤:朕是不得不为。】

秦念沉思片刻,发现赵匡胤这话没错。

宋太祖的确是不得不为。

以黄袍加身这种方式登基,就必然要让利。

比如其他朝代都是严令禁止官吏和军队经商,但看《宋史》看到的官员因经商受罚,都是因为经商方式违规,而不是经商本身违规。

兵变篡位却能稳坐皇位并完成中央集权,“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就是原因。

说是共治,其实就是让利。

放开商业限制,就是让利的一种。

如此一来,宋朝的官吏军队经商问题,就很难进行处置。

大宋尚未一统,此时大刀阔斧改革,显然不是时机。

【秦念:短期方案,以毒攻毒。】

以毒攻毒?

除去宋朝,各朝皇帝皆是不解。

既不解赵匡胤为何说允许官吏军队经商是不得已,也不解何为以毒攻毒。

【秦念:既然小小的街道司管不了这些贵人,那就让更贵的人来管。让太子和宰相兼任城管部正副部长,看看谁家的商铺敢把这两位的脸面踩在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