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赵匡胤:秦皇所言极是, 是朕所思有误!】

李世民不得不为之惊叹。

当然,为了防止大唐赈灾之法被秦念所嘲,他没有将惊叹道于天幕。

引灾民入他地, 并非秦念独创。

汉高祖就曾在关东□□时,下诏允许灾民就食蜀汉。

不同点在于秦念将此与实边结合。

“合适的地方开垦荒地”——

北漠西域不适合开荒,但也有适合耕作之地,譬如高句丽。

【秦念:再说说你那把大量罪犯刺配充军的离谱操作,好好的军队在你那变成贼配军了?】

【赵匡胤:……罪犯充军,不是自古以来就有的事情吗?】

这事被嘲,赵匡胤就真觉得冤了。

就是秦念“恩宠有加”的汉武帝,也是经常以罪犯充入军队再去攻伐他国。

秦念想要讥讽罪犯充军一事,为何在汉武帝的话题时予以略过?

【秦念:前朝刺面也只刺部分罪犯, 谁跟你似的只要是塞进军队的罪犯都往脸上刺青?】

【赵匡胤:朕的军队是终身服役, 刺面只是防止罪犯出逃。】

【秦念:对, 在别的朝代犯罪,服完刑就可以重新做人。在你朝一旦犯罪,哪怕只是被牵连,那就是在军队服刑一辈子, 走到哪都是下等人。】

【赵匡胤:唉, 我朝比较特殊。且刺配之刑只用于重罪犯人, 并非不分罪行轻重。】

赵匡胤看明白了。

秦念是在为被发配军队的罪犯鸣不平。

但他这般对待重罪犯也是不得已。

赵匡胤自认他的《刑统》旨在宽贷轻罪,这些被刺配的重犯放在唐朝基本都是死刑。

死刑折为刺配,于军中服役一生也不会再伤及无辜,这难道不是仁慈吗?

………

秦念知道“特殊”指的是五代十国的道德沦丧。

乱世当用重典。

宋朝给罪犯刺面,刺的是罪名。

贪赃枉法刺“赃”、僧道惑民刺“妖僧”“妖道”、诽谤朝政等刺“不臣”“谤讪”。

像抢劫偷盗杀人放火这类被发配到军队的罪犯, 在额部刺“劫”“盗”等字的同时, 还要在脸颊刺发配地。

军队内部的犯罪, 则有“逃军”“叛”等字。

秦念一开始看到这些刺字的时候觉得挺好。

犯罪终身追责制,多好。

可当意识到有些罪犯是受牵连、有些罪犯其实是起义后被镇压的农民时,她就开始皱眉头。

在知道宋神宗时期,“自是命官无杖黥法”——对贪官污吏不再处以杖刑和黥刑之后,她就开始反感。

而在读完“贼配军”相关的史实后,秦念就彻底反对宋太祖这个操作。

军人,绝对不该受到歧视。

【秦念:朕知道五代十国时期道德沦丧,也知道乱世当用重典,但朕更知道军人不可辜负。“贼配军”的存在,让百姓以从军为耻,这是民族败亡的开端。】

赵匡胤皱起眉头。

他不理解。

【秦念:你朝,是第一个亡于异族的朝代,也被称为……神州陆沉。】

【赵匡胤:!!!】

赵匡胤脸色煞白。

大宋,因为他设置的“贼配军”,亡于异族?!

“第一个”,这个词更是告诉他,大宋之亡甚至不同于五胡乱华或是五代十国。

而是神州陆沉!

整个中原都落入异族之手?!

大宋已被调动北征的军队中就有许多“贼配军”。

这些士卒地位最低,常被驱为先锋“肉盾”。

即便立下军功也难以升迁,升迁也会遭到排挤。

人生无望,不过苟活而已。

………

朱元璋闭了闭眼。

大明就是第二个亡于异族的王朝。

天幕出现至今已有一月,朱元璋命人翻遍典籍,也没有找出姓氏为爱新觉罗的异族。

【刘彻:什么叫做神州陆沉?!】

刘彻怒而起身!

他早就发现榜单中有许多异族之名。

看宋辽争锋,只当是异族如辽国般建国,也被天幕认可为皇帝,故而混入榜单。

他万万没想到宋朝会亡于异族,整个中原全部沦陷!

【秦念:中原沦陷,异族统治华夏,汉人称为低等族群。异族杀汉人,赔钱免罪;汉人杀异族,必死。】

【刘彻:哪、个、异、族?】

【嬴政:在何处?】

【李世民:朕亦欲伐之!】

秦念心跳频率加快。

这三个名字放在一块问异族在哪,哪怕知道这只是个扮演群,还是让人难免心潮澎湃。

不过秦念还记得规则:

不能提及话题外具体的人事物。

何况秦汉唐时期,她也不知道该怎么描述蒙古人和女真人的祖先在哪。

【秦念:规则限制,不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