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秦念说得毫无顾忌。

她又没有皇位。

就算人设上有皇位, 但没说有皇后有后代。

那不是随便说?

出于谨慎,秦念说的甚至是“假如”。

既可以理解为假如她的皇后有这样的能力,也可以理解为假如她有这么一个皇后。

………

嬴政眉头紧皱。

他对秦念有百般满意, 唯有一点,秦念不该对自身及社稷看得太轻。

但秦以二世而亡,后世又有如此多的朝代更迭,他明白秦念为何如此。

等等——

他?

【刘彻:他?】

刘彻大惊。

他不过是有男宠,这秦念居然直接封男皇后?

那秦念凭什么总以“一家三口”讥讽他?!

【秦念:朕是女子,封男子为后很奇怪吗?】

【刘彻:??!】

“这不可能!!”

朱元璋脱口而出——然后被天幕视为谎言。

是否为谎言,是论己心而定。

朱元璋脸色相当难看。

他明白方才脱口而出的否定,实则是他不愿相信事实,而非真的不信。

秦念没必要假装自己是女子, 她就是女帝。

又一个武曌!

不, 她不是武曌。

朱元璋不得不再度想到秦念此前所说的上古时期“以女子为尊”。

男尊女卑之说, 从来就不是天经地义。

………

各朝各代的臣民皆大惊!

这民心所向、造反登基、用兵强于唐太宗、文治古今第一的秦念——

是女子?!

不仅是百姓愕然,群里也陷入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寂静。

不是没人怀疑秦念是以武曌的方式篡位,但很快他们就想起秦念此前的言论:

“山河重整,百废已兴。”

这句话的背后, 是山河破碎。

加上秦念自认皇帝之中用兵第一, 就足以证明她是起兵造反。

………

武曌只是微怔, 就露出笑容。

原来如此。

果真如此。

当初秦念为陈皇后不平时,武曌就在猜测秦念或是女子。

只是武曌知道女子起兵造反成功的难度极高,因此否定了原先的猜测。

现在想来,以秦念展现出来的能力,她起兵造反又有何难?

仅是其针砭时弊、治国理政之才, 就是古今罕见。

【刘彻:你是女子?!】

【秦念:嗯。】

秦念的回答过于理所当然, 以至于刘彻一时间不知该作何反应。

恍惚了几息, 刘彻才开始回想秦念此前所言:

造反登基,重整山河再兴百业。

面对三境强敌,不惜放弃修建陵寝甚至盗掘历代帝陵,对异族无所不用其极。

以科举开民智、兴农工商三业,依法治国。

这样的皇帝——居然是女子?

刘彻并非轻视女子。

高后女主称制,政不出房户,使得天下晏然。

这就足见女子亦有治政之能。

刘彻从不轻视女子,正相反,在窦太后压制下被迫藏锋数年,他对女子干政极为警惕。

但秦念——

她竟以女子之身做到如此地步?

………

嬴政同样震惊。

秦念是女子,她之前怎能说出……之语?

想到秦念曾言治军之事,嬴政似乎明白了什么。

接受这个后人是女子的现实后,他开始思索储君之事。

若无天幕,就只有诸公子会被视为储君候选者。

甚至秦念此前提及李治当以“太平公主”为储君时,嬴政也只当是李治的公子皆无能之故。

可如今得知秦念是女子,嬴政就不得不思索——

若有公主的能力胜于公子,储君之位当如何选择?

【刘邦:秦皇真奇女子。】

刘邦不由得感慨。

此前四个话题、尤其在自身话题中,他与秦念相谈甚欢。

他全然未觉秦念是女子。

可见才能确实与性别无关——

武曌、秦念,皆是极其出色的皇帝。

【秦念:倒算不上“奇”。古今女性政治家并不少,就像你朝能够延续数百年,汉朝太后们的临朝称制功不可没。】

秦念意识到这是同事在找她帮忙:

在知道武曌以太后之身篡位之后,刘邦必然要重新考虑吕雉的问题。

甚至吕雉还不同于武曌。

武曌有子嗣,且她的子嗣都是李治的血脉。

皇位最终还是会落在李唐皇室,所以李世民的剧本能够轻易改写为接受武曌。

但刘恒不是吕雉所出,那问题就很复杂了。

【刘邦:朕的皇后应是其中之一。】

皇后吕雉面无表情。

哪怕她知道天幕接下来的对话,将会决定她的命运。

【秦念:汉史中吕雉位列记载帝王事迹的“本纪”,她与皇帝唯一的区别是没有称帝——若无吕后治政,你朝或许早就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