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羡慕 更羡慕黎剑知!

秦想想怀孕之后, 口味敏感,加上目前厂里条件好了——至少猪肉供应充足,海岛条件上多海鲜和藻类, 另有一些农场蔬菜瓜果。

谈不上山珍海味, 但是夏秋季节供应上来了, 食堂饭菜亦是丰富多样化。

秦想想:“我要竭尽所能让自己吃好一点!”

厂里之前最受欢迎的, 莫过于利用黄大师家祖传菜谱改良的卤肉配方,现在经过厨师和秦想想金舌头的改良, 增加一道“卤水墨鱼”。

是以前卤水升级版, 将墨鱼切花刀,卤得入味又脆嫩, 深受工人好评。

“这墨鱼卤的好!除了清蒸白灼外,竟然还能这么吃鱼!”

“咱们自个家哪里烧的起卤水?非得单位食堂!”

“还能不能卤点别的?”

除了这卤水墨鱼,另有一道蜜汁南瓜, 厂里自种的南瓜在夏末秋初大量产出, 直到现在厂里天天都有南瓜, 水煮南瓜大家都吃腻了,这一道蜜汁南瓜,蒸熟后淋上了桂花蜜,香甜软糯。

还有祖籍北边的一个厨师,利用厂里的猪皮熬制水晶猪皮冻, 里面还加了些咸鸭蛋和枸杞调味,晶莹剔透, 爽滑弹牙。

最重量级别的食堂大菜,则是“红卤鲍鱼烧猪蹄”,在很多人眼中,鲍鱼是名贵的食材, 其实不然,鲍鱼贵的是干鲍鱼,个头越大的干鲍越贵重,而新鲜的鲍鱼在海边倒是价格寻常,至少没资格和“猪蹄”相提并论。

七十年代,还是猪肉贵重些,猪肉比牛肉贵,因为大部分人嫌弃牛肉“柴”。

而大量引种国外的白皮猪后,白皮猪的肉口感没有本土黑猪肉好吃,但是白皮猪长得又快又壮,飞燕纺织厂饲养了白皮猪,也饲养了本土黑猪,要论“好吃”,还得是黑猪肉。

制作卤肉卤猪蹄这些东西,白皮猪绰绰有余,白皮猪的猪油,那也是猪油。

白皮猪的猪板油特别肥!这种猪就是长肉bug,虽然不好吃,但是速生,适合用来做肉罐头和肥皂,以及卤肉猪脚饭。

飞燕纺织厂附属农场猪肉大量供应上来,除了沈教授改良猪饲料,以及叶医生对疫病方面的防护,另一个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引进了约克夏白皮猪,算是走在养猪行业的前列。

国内六七十年代不断引进白皮猪,但其实大部分地方仍然饲养的是本土猪……等到八十年代,“白皮猪”和“白羽鸡”这两样东西在全国范围内大量养殖,猪肉和鸡肉的供应提升上来了。

而再等个几十年,白皮猪就是菜市场的廉价普通猪肉,价格贵的是黑猪肉,黑猪肉更适合炒菜,腥味少,肉质香嫩。

“这白皮猪长得又快又壮,但是这猪肉味道实属一般,做成卤猪肉之类的重料食材,才能掩盖它的缺点……”秦想想这时也发现了白皮猪味道比较一般,怀孕之后更是吃出差别,因此她也没有全面抛弃黑猪养殖。

为了大家都能吃到猪肉,理所当然要多养殖白皮猪,但是追求口感味道,还得是更好的本土猪。

秦想想:“这白皮猪唯一的优点就是——猪油!猪油不太能吃得出差别,用水熬制猪油的时候加上一些花椒香料,熬出来的猪油特别香!”

“做成红卤鲍鱼烧猪蹄,更能掩盖白皮猪的缺点,利用了之前卤猪肉的核心卤料配方,还额外增加了甘草、陈皮之类的香料,小火慢炖……最后做出来的鲍鱼Q弹多汁,猪蹄已经软烂脱骨。”

这一道大菜“红卤鲍鱼烧猪蹄”便是在秦想想的指挥下研究而成的,最终变成了食堂常驻供应菜品,每一周,或者每两周供应一次,丰富食堂菜色。

“还有这道’蟹粉豆腐‘,也是我改良出来的,是特别做出来的食堂版,用我们厂里的咸鸭蛋黄炒制成’赛蟹粉‘,然后做成蟹粉豆腐。”

“除了这些,我还改良了咱们本岛的一些特色菜!比如说白斩鹅!我们厂里也养鹅了!”

“到了吃蟹的时候,做青蟹炖蛋,青蟹比不上梭子蟹,但是别有一番风味,烤制过的青蟹和鸡蛋一起炖……更香!”

梭子蟹在五六月份的时候有蟹籽,味道鲜美异常,目前岛上还没有禁捕,因为目前海产丰富,渔业资源并未枯竭,到了以后,五六月属于禁海期,抱卵的梭子蟹一般不允许食用。

夏末秋初,青蟹则渐渐有了蟹膏蟹黄,这样的青蟹,除了清蒸的做法外,在岛上最经典的做法,则是做成青蟹糯米饭。

将有膏的雌蟹,清洗处理好后,浸润在糯米饭里,加上青豆、胡萝卜、香菇、虾仁……一类丰富的菜肴,做成青蟹糯米饭。

也是飞燕纺织厂夏秋季的供应菜品。

“现在的螃蟹快肥了,那肥硕的蟹脚肉,就跟银丝一样,美味鲜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