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秦厂长智斗刘满福》 这破工厂我算是……
黎剑知用这个时代简易的原材料, 尝试做出了“提拉米苏”,还真让他做成功了,当然, 本来也就不难做, 鸡蛋奶酪……这些东西加起来怎么都不难吃。
唯一的缺点就是太甜太腻太浓郁。
而且成本过高。
秦想想:“你这个男人……你, 哎, 你可能有点厨艺。”
黎小胖:“那我们家祖传的《黎式菜谱》,又能添加新菜了。”
秦想想品鉴道:“要不做出一点改良, 把部分可可粉改成可可粉和海苔粉。”
最后经过几位“黎大厨”的改良, 添加海苔粉的提拉米苏,味道意外的咸甜可口, 更适合此时的搭配。
来一杯咖啡,再来一块咸甜可口的提拉米苏,听着评书, 度过愉快休闲的午后时光。
黎剑知:“还可以试着做茶味蛋糕, 把茶香融入进蛋糕里, 做茶香蛋糕,其实还可以做绿茶味瓜子。”
“咖啡里加牛奶,也能加茶水,做成茶香咖啡,或者加入椰子汁, 做成椰奶咖啡。”
秦想想:“……”
“你的想法创意很好,但是, 除了这个海苔蛋糕,其他的不予采用。”
秦想想在飞燕二厂里,增加了咖啡角,理由是上夜班的工人和文化人一样, 需要咖啡提神,而咖啡,也搭配相应的下午供应蛋糕,以及其他的甜点。
包括提拉米苏蛋糕,奶油蛋糕,海苔面包,还有儿童们爱吃的虾片、锅巴片、海苔片……
“学校里找来的同学,那个曾敏太缠人,得让他们找点事来做,干脆也在飞燕二厂兴办’养猪课堂‘,让学生们给工人上文化课。”
秦想想被迷妹曾敏用一种“如饥似渴”的眼神盯着,让她心慌,于是她准备重启养猪课堂,给大学生们找点事做。
而曾敏这个信仰学术权威的,还真适合“上课”,立刻在工厂里变成了“曾老师”。
因为还是学生,工厂无法给他们派发工资,于是上课就给工厂福利券,可以用来兑换工厂咖啡角的咖啡,以及蛋糕窗口的各式蛋糕。
华东纺织大学的学生们疯了……纷纷踊跃报名想要来纺织厂上课。
就连交大的,复旦的,同济的,也想要来上课。
“上课给蛋糕——这种好事咋就轮不上我呢?”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美味小蛋糕。”
“还是曾老师上课水平最好,最有趣!”
……
工人们最喜欢的,还得是新增的咖啡角和下午供应的蛋糕窗口,极大的提升了厂内工人的幸福感。
“就盼着下午四点开始供应咖啡和蛋糕,吃完了上夜班也舒服。”
“我不爱喝咖啡,我喜欢吃着蛋糕,听老顾讲三国。”
“这三国的故事,不如秦厂长的故事来得新鲜,要不让老顾编一些厂长的故事,我听一厂的人说,厂长过去那些年的故事,那就是说个三天三夜都说不完,七二年还是七三年,他们一厂的人去马王堆现场考察了,这事情你们听说过吗?还上报纸了!”
“我知道,咱们秦厂长亲自过去的,巧手护国宝?上次我听一厂的人说过,他们过去的时候,保管员都不搭理她们……一个小助理,在挪动文物的时候,咔擦,刮了,而我们秦厂长出手……”
“还有之后在广交会上,不止咱们一厂有马王堆纹样,沪市丝绸印花厂,更是有马王堆复刻纹样,而就在那关键的时候,一厂的’福将‘郑厂长站了出来。”
“郑厂长?这谁啊,为什么是我们一厂的福将?”
“还有那年台风,正好有电影拍摄团队在飞燕一厂拍电影《碧海银梭》。”
“《碧海银梭》?这个我有印象!”
……
每天下午四五点,已经下班的工人们并不急着离开工厂,三五成群的坐在厂区院子里,或是靠在自行车棚边,又或者在食堂供应窗口前,听着高音喇叭传来顾志怀抑扬顿挫,绘声绘色的说书声。
“今天讲完三国之后,额外增加一段故事,这是厂里孙大爷写的《秦厂长智斗刘满福》,我给润色了几句,让厂里的各位工友们品鉴品鉴。”
“好好好好,这个故事好,孙大爷写的?之前聊得正上头呢。”
顾志怀:“话说秦厂长刚来上浦纺织厂的那天……就在会议室里,厂里的孙有道提出各种难题,便是要让秦厂长知难而退,让她在改革上无从下手,处处都难,处处都棘手……这该怎么办?”
“只见那秦厂长,裹着身上的’状元大衣‘,好似一层金刚罩,面对如此棘手的问题,她眼皮子都不动一下,接下来,所有人都没有做好心理准备,她却直接挥刀指向刚才还神情得意的刘满福,杀他个措手不及——改革,从食堂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