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实至名归 秦想想一脸沉重的点了点头。……

沈教授给秦想想推荐了三个人, 第一个人选,叫姜国华,曾经是交大自动化院系的副教授, 自从八十年代初, 前往米国参观过米国汽车工厂的自动化生产线, 他就迷上了人家那边的“无人工厂”, 认为未来就是工厂无人化,全机器自动化操作, 认为国内未来, 工厂也会大量推行自动化,无人化。

姜国华心里有了概念, 便辞职创办公司,并且尝试去罐头厂,为罐头厂设计了一款自动处理黄桃生产线……结果机器效果太差, 维护成本过高(机器成本足够雇两百个女工手工十年工资), 最后项目胎死腹中, 本人债务累累。

秦想想:“……这?????”

这还真是不作不会死,做了就会死,原本一个好好的教授,图啥呢。

如果他是个秦想想这样的咸鱼懒鬼,估计就不会失败了。

沈文博:“听说这姜国华现在日子过得不是很好, 帮人家维修机床还债……都不愿意见老朋友,这会儿不少准备辞职下海的人, 都以他为戒。”

“你如果邀请他去你们飞燕工厂——可能他应该愿意吧。”

“他们这些搞技术的知识分子,其实还应该像秦厂长您这样的企业家学习。”

秦想想咽了咽口水,沈文博还不知道她是打算请人来当“商学院的老师”,不过, 就连秦想想自己,都觉得事情开始往十分诡异的方向发展了。

秦想想记录了一下姜国华的联系方式,给标上“自动化”教授的标签。

沈教授介绍的第二个人则是朱崇贵,这个更厉害,曾经是中科院物理材料专家,也是辞职下海经商。

这个朱崇贵也跟姜国华差不多,他依靠自己的材料学知识,并且据说!据说他还做了前期市场调研,觉得市面上的“菜刀”性能不行,不够锋利耐用。

“菜刀,每一个人家里必不可少的东西,我选的这个方向,绝对市场广阔……大家家里都需要一把又锋利又耐用的菜刀,不用经常磨刀,拍蒜拍黄瓜更是轻而易举。”

带着这样美好的期盼,朱崇贵研制了一种高性能菜刀,认为他公司所制作的菜刀,比市面上所有的菜刀都要好,然而,定价也是普通菜刀的“五十倍”。

“虽然是贵了点,但是这把刀能用几十年!”

朱崇贵这个人,脑子也比较轴,认为一定要使用“好料子”,做到“高性能”,成本就那么高,也不能卖便宜了……最后,最后的结局大家肯定能猜得到。

“他之前天天在菜市场跟人推销,说自己菜刀的高科技含量……最后被人当成骗子赶出菜市场。”

秦想想:“……”

“他还用黑板,在上面写满了物理学公式,试图让周围人能明白他菜刀的价值,但是没人听他的。”说到这里,沈文博也不禁苦笑了几声,他心想,自己曾经如若不是碰上了秦厂长的“点拨”,恐怕他也是这样脱离群众的知识分子。

秦想想:“我倒想亲眼看看是把什么样的好刀。”

红红火火恍恍惚惚,中科院物理材料专家研制出来的超出市场五十倍菜刀价格的——“菜刀”!

给她家死鬼男人买这么一把菜刀,看看他厨艺能否有所上升。

这些教授,这些高级知识分子的创业道路,简直比看小说还要精彩。

第三个人,则是沈文博曾经的老同学,孟凌云,是个化工天才,毕业后被分配在国营油漆厂,他不太适应国营的体制问题,非常想要创新改进材料,而厂长觉得他过于异想天开胡来。

沈文博:“他前段时间跟我联系,想要辞职下海经商,老婆孩子不答应,觉得他一把年纪没必要再折腾,现在还没做下决定。”

“大概就这么三个。”

秦想想声音有些微微颤抖:“好,好,谢谢沈教授您给介绍的人才。”

这何止是“人才”,这简直就是“卧龙凤雏”!

挂了电话,秦想想深深地吸一口气,给自己做一些心里预设,然后鼓起勇气,也是死马当活马医了,毕竟以下三位:

1、上海交大自动化教授。

2、中科院专家。

3、国营大厂化工天才。

无论哪一位说出来,至少也是“名声赫赫”,这足够有“智商”,也有“学历”了。

秦想想唏嘘:“总感觉我在和死鬼男人一样,制作一锅乱七八糟的菜。”

她现在开始打开潘多拉魔盒,首先联系姜国华。

“姜老师,您的自动化流水线好,太好了,只不过面对国内现下的环境,显得太过于超前,有点不食人间烟火,咱们国家现在人工成本太低了,全机械化生产暂时派不上用场,绝对不是您的思路有问题……”

“我们‘商学院’就需要有您这样‘超前’的好老师,来教一教学生‘技术的边界’在哪里,让技术,符合时代特色,得让技术弯下腰干活……”秦想想一通胡诌,化身大忽悠,邀请姜国华加入“商学院”这一锅黑暗料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