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第2/2页)

应随意味不明地笑了一声,他不打算纠正什么,只是说:“哪有这么好的事?不能什么便宜都让我占了吧。”

“何清不是挺合适的?你俩先后回了永乐镇,她这些年也一直没有成家。”

“我和何清只是朋友,没有这方面的想法。”应随解释,通往永乐镇的双向车道设置路障禁止通行,灰色卡车拐进没有铺沥青的山路,前方是个弯道陡坡,他不想再听谢叔讲这些他不爱听的话,就猛地一脚油门踩下去。

直到车子停在门前,谢叔才松开车顶上的扶手,他差点被颠吐,心里暗暗想,小应平时那么稳重,完全看不出来开车这么急躁。

谢叔下车后,应随将车开回自家院子,他看见外婆应红碧正在晒谷子,快步过去,无奈道:“外婆,你不是答应我再也不去捡了吗?你前几天扭到脚,不疼了?”

应家的土地早就承包出去,只在院子周边种了一点蔬菜,应红碧是挨过饥饿的人,把勤俭节约刻在骨子里,这两年流行机器收稻,没有人工割得干净,她有几个关系好的老太太,也不知道是谁想出来的主意,平均年龄 70+的老太太们,腿脚倒灵活得很,跑到别人田里捡漏,应随不许外婆参与这个活动,外婆表面答应得好,背着他总干这事。

应随虽笑着,但应红碧听孙子的语气,知道他生气了,便软和道:“我的脚好着呢,第二天就不疼了,你别着急,我每天活动一下筋骨,还能强身健体。你看我今天捡回来的谷子,够我们一家三口吃几天了。”

谷子不多,晒在竹筛里,应随快速翻动几下,揽着老太太往屋里走,哄道:“你想强身健体每天傍晚出去散会步就行了,这几天温度这么高,如果你在田里中暑昏过去了,省的这几顿米钱还不够药费呢。如果你觉得超市卖的是陈米,想吃新鲜的,我去何清家里买,反正何叔每年都要卖一部分出去。”

“好,我知道了,明天李野奶奶再来叫我,我就说不去了。”应红碧也不想让应随担心,她瞧着一米八五高大挺拔的孙子,看他随随便便套了一件黑色的短袖和一条休闲裤,很长时间没有认真打扮过自己,想到以前他穿西装打领带一表人才的样子,就内疚得很,如果没有她和应珍拖累他,他可以舒舒服服坐在办公室,夏天不晒太阳,冬天不吹冷风,哪里用得着像现在这样东奔西跑。

“那我最后相信你一次,你要说话算话。”

“我保证说话算话。”应红碧关心他,“你吃午饭了吗?没吃的话,我去给你煮碗面条。”

“你别为我操心了,我三十岁的人了,饿了还不知道吃饭?”应随逗老太太,“我可没有学习到你一分钱掰成两分钱用的优良作风,舍得在外面消费。”

应红碧眼角眯出层层叠叠的皱纹:“你自己挣的钱,想怎么花就怎么花,我可管不着。”

应随跟着外婆笑,他倒了杯冷茶喝,问:“我妈呢?”

“她还在睡午觉,你也上楼睡吧,早晨四点钟就起床了,铁打的人也需要休息。”

“好。”

应随冲了个澡,睡到太阳落山才起床,吃晚饭的时候,应红碧想起下午听到的传闻,她告诉应随:“咱们镇上来了个女老板,把葡萄园承包下来了,另外还租给她一百亩原来计划退耕还林的土地,签了十年的合同。”

永乐镇种植了一片葡萄园,连续三年亏本,老板早就想转手。今年葡萄成熟后,因为经营不善,挂在树上卖不出去。葡萄园打着原生态、绿色食品的招牌,一斤单价最便宜的品种也要三十八块,客户群体并非镇上居民,不是应随的进货渠道,他也帮不了什么,于是并不上心,淡淡道:“是吗?”

应红碧一脸认真:“听说这个女老板很年轻,看起来跟个小姑娘似的。”

应随脑子里莫名其妙冒出今天向他询问卫生间在哪儿的那张脸,心里揣测,莫非是她?随即又觉得不太可能,她看起来更像从事艺术、互联网之类行业的人。当他第二天被一通电话叫到葡萄园,再次见到那个年轻漂亮的女人,意识到自己陷入“以貌取人”的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