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第2/3页)
“不用量,我知道,宽 1 米 5,长 2 米。”
方忆点头:“行。”顿了一下,她说,“还有一件事,今天我带朋友参观了一下你家,他们和我一样,对你的设计水平挺认可的,你也知道,我准备重新建设葡萄园的接待中心,想请你来设计,价钱咱们可以谈。”
应随有些意外,导致他没有立即回答,那边方忆说:“不急,你慢慢考虑一下,后天我来永乐镇,咱们当面详聊。你继续睡吧。”
说完,她干脆利落挂掉电话。
第二天,方忆到公司签了几份文件,她叫来人事,让他们发布招聘需求,招有经验的葡萄种植技术人员和农艺师,后来她又处理了一堆事情,把园林项目近期的工作安排妥当。
再次去永乐镇,她车里装了三个行李箱,上午收拾行李花了点时间,抵达应随家时,已经下午一点。应随也刚到家,只比她早了五分钟,她将车子停在他那辆卡车旁边,刚打开后备箱,这时应随出来,见她取行李颇费劲,从旁边伸出手:“我来吧。”
方忆也没有和他客气,她说:“谢谢。”
他将最轻的那一个行李箱留给方忆,走在她前面,将另外两个行李箱拎上三楼,放到她房间门口,问她:“吃饭了吗?”
方忆摇头。
应随便说:“那你十分钟后下来吃饭。”
方忆没有等到十分钟以后,她跟在他身后,问:“吃什么?”
“外婆煮了绿豆稀饭,她中午留了红烧肉,我再简单凉拌一盘黄瓜吧。”
下了楼,应随往外面走,方忆依旧跟着他,见他停在不远处一排黄瓜架前,随手摘了几根,又去旁边的地里摘了一把辣椒。
回到厨房,方忆看应随动作利落,就知道他肯定会做饭,联想到他的成长背景,她便没有问“你会做饭吗”这种低智问题——
这是显而易见的事情,他妈妈没有谋生能力,在他小时候,肯定由他外婆赚钱供他上学,家里的活,自然需要他来承担。
应红碧做的红烧肉是用笋一起炖的,方忆尝了一口,味道鲜美,她好奇:“怎么这个季节还有春笋?”
应随解释:“这是我外婆五月份去挖的最后一批笋,她用盐水断生过后沥干,装在保鲜袋里冷冻,就能多吃一段时间。”
“李野说得没错,你外婆做饭很好吃。”方忆挑了一块比较瘦的肉,她又吃了凉拌黄瓜,同样夸道,“你也有一手。”
桌上方忆没有问应随考虑得怎么样,吃完饭,她想找他聊聊设计接待中心的事情,不过应随看起来很累,她便忍住了,没有开口。
应随上楼睡觉,方忆不想休息,她刚接手葡萄园,正是兴致高昂的时候,开车去了葡萄园。
前老板连续亏损,今年葡萄生长期间,在养护上面没那么尽心,因此导致葡萄产能较低。虽然产能低,得益于得天独厚的生长环境,品质还算不错。前老板预估了一个五万斤的重量,将整个大棚连树带果一起卖给方忆。
方忆计划走高端水果路线,今年来不及开拓市场。这五万斤葡萄,她已经做好规划,送亲朋好友以及客户会消耗掉一部分,剩下的,她打算制成酒,做一个尝试,看看加工成产品如何。
八月炎炎高温,葡萄迅速吸收热量转化成糖分,熟得很快。这种时令水果,熟了必须尽快采摘,一直挂树上会坏掉。
方忆需要工人,李野帮她联系前老板,拿到一份人员名单,都是当地百姓。方忆看了一下,其中一部分能用,还有一部分年纪超过六十岁,采摘活不轻松,她不愿意承担事故风险,便把这些高龄人员剔除出去。
由于目前人手紧缺,她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招到人,很多事情只能由她亲力亲为,她当初一毕业就被家里安排到基层历练,培养出高效的执行力,想到可以加工成酒,迅速联系葡萄酿酒厂了解情况,将事情定下来后,又一一打电话请工人。
当她打到第三个电话,对方主动说:“方老板,杨林也在我旁边,你不用给他打电话了,他有空,能来。”
方忆在名单上找到杨林的名字,那一行被她用笔划掉,根据他的身份证号码推算,杨林已经 65。方忆说:“杨大爷年龄太大了,他就别来了,我只要 60 岁以下的工人。”
方忆没想到这句话说出去以后,不到半个小时,几个上了年纪的老人结伴找到葡萄园,向她提出要干活的诉求,被拒绝后,他们开始胡搅蛮缠,强调葡萄园也有他们家的地,质问她凭什么不要他们。
应随傍晚起床,刚巧何清从外面回来,见到他,就说:“应随,葡萄园闹起来了,杨林带头,一起强迫在你家住的方总雇用他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