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其实在方忆进面馆之前,应随便看见她了。

今天永乐镇赶集,他没有舍近求远往别的地方跑,一大早就将卡车停在菜市口的公路边,而那家面馆正好隔得不远。

中午 12:00,菜市已经很冷清,摊主们并未急着收工,有一部分在单位工作的人上午没时间出来买菜,趁着午休这会儿功夫,倒还有可能再做成几笔生意。

应随这两周主要卖砂糖橘,他的水果品质好,他这个老板又大方不计较,肯让镇上这些大妈大娘产生占到便宜的微妙心理,一向回头客多,到了中午,车里只剩下一些外表不怎么漂亮的比较小的橘子,他用一个袋子装起来,打算一会儿送给负责这条街道卫生的张大爷。

倒不是他将要扔掉的水果施舍给张大爷,事实上,这些砂糖橘只是看起来没那么新鲜,并没有坏,如果他带回家,外婆也舍不得丢,只是老太太苦了大半辈子,现在日子好起来,应随不愿意让她再委屈自个儿。

张大爷的情况不一样,他是孤寡老人,住政府提供的廉租房,为了让他有一份收入糊口,社区给他安排了这份打扫卫生的工作,每次应随出摊或多或少会制造一点垃圾,他心里过意不去,便适当送他一部分卖剩的果蔬,张大爷不会觉得受冒犯,反而收下的时候不会产生负担。

收摊后应随没立即回家,别看他只经营了一辆流动果蔬卡车,客群关系维护得还算不错,一早就有几个老顾客打电话让他各留了几斤砂糖橘,他等着他们下班过来取。

方忆到的时候,他正好将最后一袋砂糖橘交出去,这一年微信支付还未上线,在乡镇,现金仍然是普遍付费方式,他刚找完零,正要上车,一眼就看见方忆从远处走来。

她的气质实在太突出,穿了一件黑色大衣,天气太冷的缘故,她行走时合拢衣襟,同时双臂抱胸,这样的动作由其他人做出来会显得畏缩,放到她身上,却因为那件剪裁合体且即使隔了一段距离也能看出是好料子的大衣,以及方忆挺拔的仪态,反而使她看起来更修长。冷风倒不会给人分三六九等,公平地将她的头发往脑后吹,露出一张没有精致修饰却漂亮得让人过目不忘的脸,应随去拉车门的手顿了一下,他的心跳似乎也顿了一下。

算起来他们又有半个月没有见面,从她住进他家后,只有刚接手葡萄园时住得比较多,自从她那次去外地出差开始,之后绝大多数时候都处于空置状态。

应红碧有天晚上对应随说,既然小方没有在家里住,她不过是放了一点行李而已,收她的房租实在太不应该,她叫应随把钱退给方忆。

应随当时答应下来,却又觉得这种事情当面沟通比较好,本来那天晚上他们“对峙”就有一点不愉快,虽然可能是他单方面的,再在微信上和她说退房租,更像是他迫不及待和她划清界限。

不过,这段时间应随渐渐回过味来,他就不应该太把方忆的话当真,她表现得很想知道他的相亲结果,事实上,后来她压根没有关注,忙起来就抛到脑后。

就像此时一样,她径直走进面馆,根本不朝他这边看。应随没有太多的犹豫,他只用了两秒钟就改变回家吃饭的想法,锁了车,也朝面馆走去。

这会儿已经过了用餐高峰期,不过这家面馆在永乐镇口碑不错,不愁生意。店里一共八张桌子,还剩一张空桌,他目标准确,坐到方忆对面,她便抬起头看了过来。

应随突然出现在眼前,显然方忆没有心理准备,她的脸上呈现出错愕的表情,但只有短暂一瞬,下一秒她笑起来:“这么巧?”

“不巧。”应随看着她,“我刚才看见你进面馆了,我才过来的。”

“你吃什么?”方忆问他。

应随扭头朝老板的方向开口:“我要一碗二两牛肉面。”他又问她,“你刚到镇上?”

方忆点点头,她还没处理完工作上的事情,就对应随说:“你等一会儿,我回几条消息。”

应随说:“好”

他起身去卫生间洗手,回来重新坐下后静静看着方忆,她陷入工作状态中时,就会让人自然而然忽略她的年轻和漂亮,只会感到她是一个很有能力的女人,她不需要依靠谁,因为她自己就是底气。

方忆花了十分钟才放下手机,她这时候已经想起应随相亲的事了,没有多余铺垫,直接切入话题:“你相得怎么样?”

应随:“……”

她就是这么出人意料,在他以为她毫不在意时,她竟然又主动提起。

那个周末,他的确顺从应红碧的意思去和一中的英语老师见了一面,两人平平淡淡吃了顿饭后就不再联系。

方忆已经看懂他的表情,她并不意外,说:“看来你外婆的希望落空了,我的道德暂时还不用进行自我约束。”